卡波娇莺
英文名:Kabobo Apalis
学名:Apalis kaboboensis
【简介】
卡波娇莺(英文名:Kabobo Apalis,学名:Apalis kaboboensis),属雀形目扇尾莺科娇莺属。最初被描述为独立物种,而后被认为是栗喉娇莺的亚种,但现已被重新认定为独立物种。该鸟种主要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卡博博山区的海拔1600至2480米的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卡波娇莺体长约12厘米,以灰黑色为主。雄鸟头部、背部和上部的羽毛呈黑石板色,尾羽呈深黑色,末端略为白色。喉咙及上胸部也是黑石板色,并逐渐向腹部过渡为浅灰色,末级腹部色浅,直至腹部接近白色。翅膀下面的羽毛白色。
雌鸟的体色相对较淡,背部和喉咙、胸部为灰色,腹部接近白色。幼鸟上部为橄榄色,喉咙和胸部为橄榄灰色,腹部呈绿色,喙淡棕色;未成熟雄鸟的头部和喉咙颜色较浅,腹部羽毛呈浅灰色。
【生活习性】
卡波娇莺栖息在茂密的蒙特内森林树冠层,主要以昆虫为食,并在树叶和树枝上觅食。该鸟种可能是留鸟,未观察到其有迁徙行为。
【繁殖习性】
关于该鸟种的繁殖信息鲜有记录,推测其繁殖季节可能在10月至11月期间。具体繁殖行为框架由于缺乏详细记录,尚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卡波娇莺凭其独特的黑石板色喉咙和胸部,以及较长有时逐渐变浅的尾羽能够得以区分。与其他娇莺属个体相比,卡波娇莺明显体型大和颜色不同。
【物种区别】
卡波娇莺是被重新认定为独立物种。它与栗喉娇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体色、大小及分布区域等方面的不同。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易危(VU)等级。因其地理分布有限,仅存在于阿尔伯丁裂谷山脉,保护区面积也较小。该物种于1950年代曾在其小范围内较为常见。不过,目前卡博博山区的森林未受正式保护,面临高人口密度,森林可能受威胁,这可能影响其保护状况。
【地理分布】
该鸟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卡博博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