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氏夜鹰
英文名:Chuck-will's-widow
学名:Antrostomus carolinensis
【简介】
卡氏夜鹰(Chuck-will's-widow,学名:Antrostomus carolinensis)是一种夜鹰目的夜鹰科鸟类。主要分布于北美和中美洲地区。
【外形特征】
卡氏夜鹰体型较大,翼展可达58至66厘米,体重介于66至188克之间。具有显著的大头及长尾。羽毛颜色多变,从灰褐色到赤褐色不等,通常带有复杂的斑纹。雄鸟的下喉为白色,雌鸟和幼鸟则为浅黄色。胸部为黑色和赤褐色斑点,其余部分为丰富的肉桂色到淡黄色,带有深褐色条纹。雄鸟的外侧尾羽上有白色斑块,雌鸟则没有。
【鸣叫特征】
卡氏夜鹰的鸣叫声独特且重复,包含振动音节,两头较短,音节较慢。
【生活习性】
卡氏夜鹰栖息在开阔的森林和沙丘地带。它们白天多在地面或低树枝上休息,夜间尤为活跃。主要捕食夜间活跃的昆虫,如蛾、甲虫和有翅蚂蚁,偶尔也会捕食小型鸟类和蝙蝠。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卡氏夜鹰会在枯叶覆盖的地面产卵,一般为2枚粉红色并带有棕色和紫罗兰色斑点的蛋。雌鸟负责孵化。
【外型辨识】
通过声音识别是区别这两种夜鹰的有效方法。
【保护状况】
卡氏夜鹰当前的保护状况为近危。
【地理分布】
卡氏夜鹰的繁殖区域主要在美国东部,包括东南部的松树林和沼泽地带。非繁殖季节会迁徙至中美洲、南美洲北部以及西印度群岛。19世纪以来,其分布范围逐渐向北和西扩展,进入了包括中大西洋各州在内的更广泛的地区。
【物种区别】
卡氏夜鹰与鞭穷威相似,但体型更大、翅膀更长、羽毛颜色更偏向赤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