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鹨
英文名:Water Pipit
学名:Anthus spinoletta
【简介】
水鹨(A. spinoletta),属于雀形目鹡鸰科鹨属的小型鸣禽,是一种体羽灰色且具纵纹的鸟类。它们因繁殖季节栖息于欧亚大陆的高海拔区域而闻名,越冬区集中在北非。
【外形特征】
水鹨体长约15-17厘米,体重约18.7至23克。繁殖季成鸟上体呈灰色至棕灰色,配白眉纹,下体为浅粉至灰白;非繁殖季上体则呈灰褐色,下体为白色带深色纵纹。脚为深棕色至黑褐色,雌鸟头显得稍灰褐色。
【生活习性】
水鹨繁殖期间栖息于山地牧场、高海拔草原及林缘地带,非繁殖期间则会迁徙至低海拔湿地、河流边缘、盐沼及稻田等环境。该鸟类以昆虫为主食,但也摄取部分植物性食物。在地面觅食时展现出高警惕性,飞行时会常保持警觉状态。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清脆而略显模糊,为“ssiip”之声,特征显著。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4月至7月,常筑巢于地面植被之下或洞穴中。每次产卵4至6枚,孵化期14至15天,双亲共同喂养幼鸟,幼鸟在14至15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与黄腹鹨的区别:后者胸部及其两侧带有明显的黑褐色纵纹,脚呈黑色。
【保护状况】
水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分类为无危(LC),也受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保护。
【地理分布】
夏季分布区域遍布欧亚中部、西部及南部,而冬季则迁徙至包括北非在内的较低纬度地带。中国新疆(喀什、天山,和靖、准噶尔盆地)、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玉树、柴达木盆地东缘)等省份及地区皆有水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