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鹡鸰科 > 鹨属 > 博茨瓦纳长嘴鹨
博茨瓦纳长嘴鹨

博茨瓦纳长嘴鹨

英文名:Nicholson's Pipit

学名:Anthus nicholsoni

【简介】
博茨瓦纳长嘴鹨(Nicholson's Pipit,学名:Anthus nicholsoni),是雀形目鹡鸰科鹨属的成员。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干燥、多岩石地区。

【外形特征】
体型较大,身长达17至20厘米,体重在22至25克之间。上体呈棕色,头部有明显的条纹,具淡色眉纹和窄的深棕色颊纹,形成独特的浅色髭纹。翅膀上的羽毛为深棕色边缘淡黄色,下体呈现温暖的浅黄色,胸部有细微的暗色条纹。

【生活习性】
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干燥、多岩石地区,偏好活动于岩石和石质斜坡,布满稀疏植被的环境。栖息地还包括灌木丛和开阔林地,植被稀疏区域如火灾后不久恢复的地方。

【鸣叫特征】
叫声尖锐而高亢,类似麻雀的啁啾声和甜美的双音节哨声。它们的歌曲由哀怨的哨声、啁啾和其他类似叫声组成,其间穿插着停顿。

【繁殖习性】
博茨瓦纳长嘴鹨采取一夫一妻制,具有显著的领域性。它们的巢为深杯状,由干草筑成,内铺有更细的草和根须,建于地面,常位于斜坡上,隐藏于岩石或草丛中。每窝通常产2至3枚蛋,有时可达4或5枚;孵化由雌鸟承担,需13至14天,雏鸟在出壳后约13至14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与山鹨相似,但条纹较少,特别是胸部。其体型比非洲鹨大,尾羽的外侧也为暖黄色而不是白色。

【物种区别】
博茨瓦纳长嘴鹨最近被从长嘴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物种,并且遗传证据支持这一分类。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定,博茨瓦纳长嘴鹨为未予评估状态(NE)。尽管其生境分布广泛且不适于农业发展,因此暂无明显威胁。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干燥、多岩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