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鹨
英文名:Yellow-breasted Pipit
学名:Anthus chloris
【简介】
黄胸鹨(Anthus chloris),属雀形目鹡鸰科鹨属,是一种中型鸟类。体型通常长16至18厘米,体重在24至25.8克之间。这种鸟以其鲜艳的黄色喉部和胸部而著称,主要栖息于非洲南部特别是南非东部的高山草甸地带。
【外形特征】
繁殖季节的黄胸鹨拥有明显的特征,包括窄黄色眉纹,眼周为白色,耳羽和面颊部有棕色条纹。其头部和背部呈现黑褐色,羽毛边缘为橄榄黄色,形成条纹效果;颈部、臀部以及上尾覆羽呈现出灰色色调。飞羽和上翼覆羽呈现黑褐色,边际为黄色、白色或浅黄色。尾羽同为黑褐色,外侧尾羽内缘白色,其余尾羽几乎全白。下巴至上腹部呈现亮黄色,两胁带有褐色调,上胸部通常带有细小的棕色条纹;下腹部和尾下覆羽为灰白色。
在非繁殖季节,黄胸鹨的头面部以及耳羽变成均匀的淡棕色,上体羽毛边缘为暖棕色,下体颜色较淡,胸部为淡棕色,带有细密的棕色条纹,腹部中心略带黄色。幼鸟上体呈现黑褐色,头部带有奶油色条纹,背部呈鳞片状,并且飞羽和上翼覆羽边缘宽且锐利的奶油色,而下体呈现奶油色,胸部较为昏暗,细小的棕色条纹中央略带黄色。
【鸣叫特征】
黄胸鹨具有独特的鸣叫方式。繁殖季节时,它会重复发出“see-chick, see-chick”的双音节鸣叫声,两音节之间有一短暂停顿,而“see”音柔弱并带有嘶嘶声,“chick”音尖锐刺耳。警戒时它会发出快速连续的“chick chick chick”声音;此外,叫声为单一高音“tseeu”。
【生活习性】
黄胸鹨通常栖息在1400至2400米海拔的平坦或轻微起伏的亚高山草甸中,尤其是在茂盛的草丛地带。这种鸟类对低能量的草场较为偏好,常出现在放牧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它的捕食以昆虫为主,包括甲虫和螳螂等。在行为上,黄胸鹨活动隐秘,擅于在草丛与开阔地带间穿梭,通常在受到惊吓后,或保持不动以躲避捕食者,或迅速奔跑逃离,偶尔会突然飞离。成对出现为其常见模式,非繁殖季节时,或成小群生活。
【繁殖习性】
该物种繁殖期为11月至2月,保持单配偶制。在求偶过程中,雄鸟会以笨拙的飞行方式展示,即先拍打翅膀升空,然后巡航大约100米后迅速俯冲至草丛。巢建于地面草丛或者草堆之下,由茎、草叶和根构成,内部填充细根和毛发,每窝平均产卵数接近2.9枚。
【保护状况】
据IUCN记录(IUCN红色名录(2009年版)),黄胸鹨被列为易危(VU)物种。
【地理分布】
黄胸鹨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非的德拉肯斯山脉地区,涉及姆普马兰加省、夸祖鲁-纳塔尔省西部至东开普省的东北部,以及自由邦东南部,乃至莱索托的东部边缘和南部地区。作为典型的地域性分布,它进一步属于非洲中南部地区范围,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