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鹨
英文名:Paramo Pipit
学名:Anthus bogotensis
【地理分布】
帕拉鹨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鹡鸰科。其学名是Anthus bogotensis,分布范围包括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阿根廷西北部,以及安第斯山脉和相邻地区的高海拔环境。
【外形特征】
帕拉鹨体长约15厘米,较为修长。上体主要为暗肉桂棕色,带有显著的黑色条纹。翼羽边缘淡棕褐色,翼覆羽黑,形成两道淡色翼带;尾羽黑,最外侧尾羽外缘白色。下体为深黄色或更灰,与上体形成鲜明对比,胸部和两胁有稀疏的暗色条纹。
虹膜为棕色,喙顶部暗色,下部较浅。脚呈现粉红色。雌雄差异较小,可能幼鸟特征尚未详细记录。不同亚种在外观上有一定差异,如亚种meridae翼带较宽,shiptoni亚种下体颜色为淡黄,可能不具侧部条纹,以及喙较短;而亚种immaculatus接近shiptoni,但具有明显的冠纹和眉纹,并且颜色偏向淡黄白色。
【生活习性】
帕拉鹨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在低矮的灌木丛和草丛中觅食,偶尔可见六只以上的群体。主要以昆虫和种子为食,喜欢在低矮的安第斯高原植被中活动。
【鸣叫特征】
帕拉鹨的鸣叫热情而悦耳复杂。一般叫声包括“nyeeezzzzz, dziit-it, dziit-it, chit-it”。栖息时的鸣叫声则较为简单,频率较高。地面或飞行中的争斗时,叫声通常是快速的“triee chi chi”。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分布情况显示,帕拉鹨被列为无危(LC)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