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攀雀
英文名:Yellow Penduline Tit
学名:Anthoscopus parvulus
【简介】
黄攀雀(学名:Anthoscopus parvulus),是隶属雀形目攀雀科,非洲攀雀属的一种小鸟。该物种主要分布于西非地区的半干旱草原地带。
【外形特征】
黄攀雀体长约8厘米,体重约6-8克。其总体呈橄榄黄色,前端背部的羽毛呈现出类似黄绿色的光泽,头部至前额部分色泽较亮。眼周和上体带有或深或浅的灰色调。从冠羽到上体则带有橄榄绿色的色调,并在臀部和尾上覆羽部分呈现出明显的黄色。翅膀以深褐色为基色,边缘装饰着黄绿色和淡黄白色。尾羽同样为深褐色,而下体从胸部到尾下覆羽则展示出明亮的黄色。随着羽毛的磨损,翅膀和尾色逐渐变成浅棕色,下体也会转为暗黄色。喙尖锐且呈锥形,腿脚为蓝灰或铅灰色。雌鸟和雄鸟外形相似,而幼鸟的色彩较淡,黄色部分更为模糊。
【生活习性】
这种小鸟偏好在干燥或半干旱区域的沙地或短草草原中生活,常常出现在水边的大树荫下及大金合欢树附近的区域。它们通常结群活动,群体数量在3-6只左右,但有时也能形成30多只的大群。黄攀雀常与其他小型鸟类如白眼鸟和石燕鸟混群觅食。它们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主要在树冠层觅食,跳跃于树枝之间以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黄攀雀发音多样,声音尖锐,通常会发出一系列上下起伏的哨音和连续快速的嗡鸣音符。其警戒叫声类似于轻微的“si, sli-sli-sli”,与北长尾山雀的鸣叫相似。
【繁殖习性】
关于黄攀雀的繁殖信息记载有限,但在3月至6月期间已知部分地区发现处于繁殖状态的个体。该物种的巢穴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悬挂篮状结构,由坚固的材料编织而成,入口为短管状,具备关闭功能,通常坐落在离地面约5.5米的上方,软叶树顶端。每窝正常产卵2枚,至于更多详细的繁殖习性,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黄攀雀以其明亮的体色及特殊的巢穴结构成为攀雀科的一个独特成员,它们适应性强,能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构成了西非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护状况】
黄攀雀目前的分布区域覆盖了从毛里塔尼亚南部到几内亚比绍及南苏丹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的西非和东非多个地区。尽管部分地区面临木材砍伐和过度放牧导致的栖息地退化,黄攀雀似乎能够适应和容忍此类变化,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黄攀雀主要分布在西非地区的半干旱草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