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姬鹟
英文名:White-gorgeted Flycatcher
学名:Anthipes monileger
【简介】
白喉姬鹟,英文名White-gorgeted Flycatcher,学名Anthipes monileger。属于雀形目、鹟科、姬鹟属。
【外形特征】
白喉姬鹟是一种体型小的橄榄褐色鸟种,最显著的特征是喉部有明显的白色三角形斑块,边缘由黑色勾勒出来。头顶为灰色,眼先、耳覆羽和头侧为褐色。翅膀和尾部颜色偏红棕色,而从嘴到脚依次为黑色、褐色及近灰色。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地带,尤其倾向于大片的疏林、林缘及稀树草地。白喉姬鹟性情胆小,善于隐蔽,在树林中小树或灌木上安栖,捕食空中的或地上的昆虫。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高音哨笛般的鸣叫,鸣声带有金属质感,发音听起来像是dik。此外,也有像责骂的嘟声和短促的哨音。
【繁殖习性】
白喉姬鹟的繁殖期通常在4至6月间。雄性在此期间更频繁地活跃,通过沿一定距离内摆动全身羽毛和后仰头部来展示喉部的白色羽毛吸引配偶。巢址常位于地面粗糙植被中或高出部分灌丛和草丛上,由草叶、竹叶、细草茎等材料构成,卵呈白色或淡粉白色,大小约为0.68寸*0.51寸。
【外型辨识】
白喉姬鹟目前有三个已命名的亚种——缅甸亚种(gularis)、云南亚种(leucops)及指名亚种(monileger)。
【保护状况】
白喉姬鹟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无危物种,并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白喉姬鹟主要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至泰国的东洋界,包括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及越南等国家。在中国,白喉姬鹟为迷鸟,有记录出现在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