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齿嘴蜂鸟属 > 齿嘴蜂鸟
齿嘴蜂鸟

齿嘴蜂鸟

英文名:Tooth-billed Hummingbird

学名:Androdon aequatorialis

【简介】
齿嘴蜂鸟(学名:Tooth-billed Hummingbird,Androdon aequatorialis),属于雨燕目蜂鸟科中唯一的物种。主要栖息在中美洲巴拿马东部至南美洲西北部的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的湿润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齿嘴蜂鸟体型较大,体长约为13.2至14.2厘米,喙长接近4厘米,形状独特且直而长。雄鸟的喙端有倒刺状小齿,上部为黑色,下部为黄色,头顶部为暗褐色,冠部为金属红铜色,背部为绿色,臀部为红铜色,尾羽覆盖物为绿蓝色并带有白色边缘。雌鸟外观与雄鸟相似,但喙没有弯曲,冠部颜色较暗,并且背部条纹较少。幼鸟的冠部和颈背呈现蓝绿色,臀部的红铜色带较小或缺失。

【鸣叫特征】
齿嘴蜂鸟的鸣叫特征包括发出高音连续重复的三音节叫声,通常是“tsi-tsee-tsek...”,强调第二个音节,这也通常出现在雄鸟集中展示时。进食或飞行时也会发发出短促的“tzek”音。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在原始的湿润森林中,活动范围从低层到树冠下部。齿嘴蜂鸟主要以Ericaceae和Gesneriaceae科植物的花蜜为食,同时也能通过陷阱线捕食策略捕捉小型蜘蛛和昆虫。雄鸟的钩状喙有助于它们从叶卷和洞穴中取食。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详细繁殖行为尚不清楚,但根据部分捕获的样本,可以在1月至3月期间观察到生殖腺增大,这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繁殖季节。在2月至5月期间,雄鸟通常会在展示区聚集,这是Phaethornithinae亚科的一种常见行为。

【外型辨识】
齿嘴蜂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长而直的喙以及下部的暗色条纹和白色部分来识别。与大多数蜂鸟相比,它们的羽毛色泽较为暗淡。

【保护状况】
齿嘴蜂鸟已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同时被列入CITES附录II。它们在受保护的原始森林中较常见,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3至5只。然而,由于栖息地的丧失,例如哥伦比亚西南部地区的大规模砍伐,一些地方已不再有其生存记录。目前,主要庇护所包括哥伦比亚南部的里安比保护区(Pasto地区)和厄瓜多尔的里奥卡纳恩德保护区。

【地理分布】
齿嘴蜂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包括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西部、厄瓜多尔皮钦查省以及与这些国家相邻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