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山巨嘴鸟
英文名:Black-billed Mountain Toucan
学名:Andigena nigrirostris
【简介】
黑嘴山巨嘴鸟(英文名:Black-billed Mountain Toucan;学名:Andigena nigrirostris)属于鴷形目巨嘴鸟科的山巨嘴鸟属。该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西部至秘鲁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
【外形特征】
黑嘴山巨嘴鸟具有特别引人注目的黄色和淡绿色的上喙、蓝色的下喙,占其体型三分之一的巨喙斧砧形。大部分体色为黑色,眼睛周围环绕着黄色和天蓝色的羽毛,胸部白色,背部和翅膀则呈栗色。不同性别的成鸟在喙色上存在差异:雄鸟的喙完全为黑色,雌鸟则较短,并且色调可能不同。
【生活习性】
黑嘴山巨嘴鸟群居,喜欢栖息在1,700至2,700米的高度,栖居海拔最高可达3,245米,低地有时可能降至1,200米。主要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偶尔还会吃食小鸟的卵和幼鸟。它们在吃东西时会先用喙尖抓住食物,然后仰起头,将食物抛向空中再接入口中,使食物能够迅速摄入而无需花费漫长的时间“吞咽”。
【鸣叫特征】
该鸟鸣声为粗哑的“gwaaak”,音量可随意调节,有时延长,有时则类似犬吠,每分钟约为25至45次。同时伴有拍打翅膀的声音和喙的咔哒声。
【繁殖习性】
黑嘴山巨嘴鸟的繁殖季节多在委内瑞拉的8月至11月,哥伦比亚则是3月至8月,估计其他地区相似或更早。通常在树洞里筑巢并产2至4枚光滑白色的蛋。蛋孵化期约为16天,自孵化日起经过约45天即可独立行动。
【外型辨识】
黑嘴山巨嘴鸟与灰胸山巨嘴鸟的区别显著,前者具有全黑的喙和白色的喉部,亚种间则主要通过喙色和大腿颜色细微差异来辨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定,黑嘴山巨嘴鸟的保护级别为低危(LC),即无危。
【地理分布】
黑嘴山巨嘴鸟的栖息地主要位于委内瑞拉西部和秘鲁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一些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