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鸭属 > 印缅斑嘴鸭
印缅斑嘴鸭

印缅斑嘴鸭

英文名:Indian Spot-billed Duck

学名:Anas poecilorhyncha

【简介】
印缅斑嘴鸭(学名:*Anas poecilorhyncha*)是属于鸭科的大型鸭类。它通常是留鸟能够在固定的区域全年栖息,具有灰色调的羽毛,体长约55-63厘米。

【外形特征】
印缅斑嘴鸭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鸭子,身形紧凑,具有独特仿鳞羽的覆盖和绿色翼镜,翼下有一个白色的条带,边缘有明显的白色线条。它的脸部多白色,喙为黑色,端部呈黄色。雄性印缅斑嘴鸭头部和前胸部靠上鲜艳白色,并带着黑色的斑点,雌性略小,色彩差异不明显,尤其是头面部的胸部斑点比较少。它们的腿部和脚趾是橙色至珊瑚色的。

【生活习性】
它们广泛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淡水湿地,亦可生活在汽水沼泽、水塘、溪流和稻田等地方,喜爱广阔的开阔低洼地带。主要以浅水区中的草种子、莎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偶尔也会吃水生昆虫和软流动物,如水螺。这些鸭子喜欢在傍晚或夜间活动,并通过潜水或倒立的方式在水下觅食。它们通常形成小群体或双对活动,有时也可以看到几百只一齐搜寻食物。

【鸣叫特征】
斑嘴鸭的叫声类似于绿头鸭,适当放大音量的“呱呱”声常常由雌鸟发出。

【繁殖习性】
印缅斑嘴鸭的繁殖季节在印度北部是在7月至10月,印度南部是在11月至12月之间。雌鸟通常会在水边植被中或藤蔓覆盖的高处筑巢,每次产7-9枚蛋。孵化期约为24-28天。新出生的小鸭会在水生领域中发展,受到母鸭的悉心照顾。

【外型辨识】
印缅斑嘴鸭的翼镜是绿色而不是蓝色,而飞羽上的白色区域更广。

【物种区别】
在雌性印缅斑嘴鸭中,喙基部的红色斑完全不会显现或者很不显眼。

【保护状况】
尽管存在狩猎压力,但其分布范围仍旧广泛,数量也相对稳定。根据IUCN的评价,印缅斑嘴鸭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印缅斑嘴鸭的分布范围从巴基斯坦分部延伸至斯里兰卡,东北向为老挝,向北延伸到中国云南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