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鸭属 > 爪哇灰鸭
爪哇灰鸭

爪哇灰鸭

英文名:Sunda Teal

学名:Anas gibberifrons

【概述】
爪哇灰鸭(学名:Anas gibberifrons),又称为苏门答腊灰鸭,是一种中型游禽,属雁形目鸭科鸭属。这种鸭类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尤其在欠天然水域较多的地带活动频繁。

【外形特征】
成年爪哇灰鸭全身羽毛斑驳散布着棕色色彩,头顶拥有深棕色的顶盖帽,以及白色喉部。翅膀可见白色和绿色的闪烁光泽。雄性和雌性在外观上相似,额部明显突起,眼睛为亮红色,喙为铁灰色,脚蹼黑色。区别在于雄鸟的头部拱起结构更为明显,而幼鸟比成鸟更淡色,尤其在头部和颈部,且幼鸟的眼睛色泽较暗。

【生活习性】
这种鸭子适应各种湿地环境,包括淡水、咸水或海水区域。铲食行为主要通过在水面上漂浮实施,它们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必要时食用无脊椎动物补充营养。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冬季,但确切时间尚未明确,最近观察到新孵化的幼鸟出现在2月份。筑巢时,爪哇灰鸭以草茎等材料建造碗状巢,通常隐蔽于芦苇丛或类似的植被中。巢位选定确保高出周围水泽,可以远离水中捕食者。每窝一般产7-8个淡褐色的卵,每个大约44.4-54mm x 33.4-38.8mm。孵化期为26-30天,这段时间由雌鸟独自坐巢照料。雏鸟出生后,经7-8周的管理后期,通常会跟随母亲在淡水中学习生存技能,并偶尔与母鸭同游数周,养大直到可以独立生活。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爪哇灰鸭被列为近危(NT)。虽然该物种在某些地区有所增加,但由于捕猎和其他种种人行为的影响,其物种存续仍然面临压力。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来保护它们免受不利影响。

【地理分布】
爪哇灰鸭的分布区覆盖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婆罗洲至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及在此延伸至帝汶和韦塔尔岛的区域。近年,该物种在沙巴的数量有所增长,但在中国和印尼等地区因受到猎杀而面临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