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鸭属 > 赤嘴鸭
赤嘴鸭

赤嘴鸭

英文名:Red-billed Teal

学名:Anas erythrorhyncha

【简介】
赤嘴鸭,学名Anas erythrorhyncha,属于雁形目鸭科的一种中型游禽。其广泛分布于东非、南非和马达加斯加地区。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43-48厘米,体重雄鸟345-954克,雌鸟338-955克。它们拥有明显的红喙和独特的外观特征——黑褐色头部带黑色“骷髅帽”,白色脸颊及颈背,次级飞羽带有肉桂色且饰有黑色条纹。幼雏的颜色较暗淡,喙色接近棕色混红色。

【生活习性】
赤嘴鸭喜栖于淡水湖畔、池塘、大型水坝和季节性河流。其主要食物来源为植物(如种子、草籽和草果)和少量昆虫类。它们在白天活动,多成群活动于开放水域的边缘,甚至仅在夜间觅食于陆地。

【鸣叫特征】
成鸭与绿翅灰斑鸭、伯尼尔鸭相比,红色喙和缺少大型覆羽相对温和。在马达加斯加,可能会与伯尼尔鸭混淆,但后者通常有更淡大型的覆羽,缺乏红色喙。

【繁殖习性】
赤嘴鸭的繁殖期一般在雨季,筑巢于水源附近植被茂盛处。巢筑成碗状,由雌鸟以草茎为主建造,内填绒羽。每蛋巢产卵4-12枚,平均蛋孵化期24-28天,仅雌鸭负责孵化和后续的照顾喂养幼鸭。孵化后大约49天,初生鸭出巢,在一胞之下可以获得自由探索水环境的能力。

【外型辨识】
赤嘴鸭具有较强的社群性,在干旱季节会大规模聚集于适宜水域觅食,甚至可以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南部聚集上百万只。

【物种区别】
在马达加斯加,可能会与伯尼尔鸭混淆,但后者通常有更淡大型的覆羽,缺乏红色喙。

【保护状况】
赤嘴鸭是IUCN国际鸟类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种),并在非洲南方和东部常见。但是,有观察记录表明,马达加斯加可能遭遇种群数量下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破碎化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科学界正在加强制定计划,保护、维持其栖息地,确保它们持续稳定繁衍。

【地理分布】
赤嘴鸭广泛分布于东非、南非和马达加斯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