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鸭属 > 马岛鸭
马岛鸭

马岛鸭

英文名:Bernier's Teal

学名:Anas bernieri

【简介】
马岛鸭,也称伯尼尔氏鸭,是一种仅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西海岸的特有水鸭。体长40厘米,毛色呈现温暖的褐色,具有独特的黑色斑点,尤其在两侧及胸部部位更加明显。它们特有的白色翼镜和黑色翼斑是其显著的外观特征。

【外形特征】
马岛鸭的体重在320至450克之间,雌性重量较轻,在270至420克,色泽上以淡褐色为主,黑色的蝶形斑驳点缀在前额、头部后部及颈部,并延伸至胸部和两侧。翼上覆羽呈黑色,有着绿色条纹和白色斑点。虹膜棕褐色,鸟喙粉灰并带向上弧形,脚趾灰棕色。

【鸣叫特征】
雄性发出类似“crik-crik-crik”的短促哨声,站立或游动时还会发出“whee-oo”的声音。雌性则重复一种短促的尖锐“quack”声。

【生活习性】
马岛鸭喜欢栖息在红树林湿地,偏好盐水或咸淡水的浅水湖泊。它们在雨季会出现在红树林,而在干旱季节倾向于在湖泊河口边缘的浅水滩上活动。它们主要通过在浅水区筛选食物来觅食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根茎。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雨季时,具体是从12月到次年的3月,它们通常一夫一妻制。雌性选择在树洞筑巢,常常选择黑色红树林中的树洞作为巢穴。每窝产卵数在6枚左右,由雌鸟独自孵化,约需27至30天。繁殖期间,雄性在巢附近警戒保护巢穴。

【外型辨识】
通过这些特点,马岛鸭易于和红嘴鸭、南非鸭区分开来,尤其是其淡色的头部分,以及粉灰色而非红色或蓝色的鸟喙。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这一物种数量严重稀少,遭到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猎捕的威胁,面临濒危状态。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马岛鸭被列为濒危(EN)物种。

【地理分布】
目前发现的马岛鸭仅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海岸的Menabe、Melaky和Ankazomborona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