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编织雀
英文名:Red-headed Weaver
学名:Anaplectes rubriceps
【地理分布】
红头编织雀(Anaplectes rubriceps),学名:Anaplectes rubriceps,属于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的雀形目织雀科。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北至塞内加尔,东至埃塞俄比亚,南至莫桑比克、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南非东北部等地。自1970年代起,在乌干达其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外形特征】
红头编织雀体长约为12至15厘米,体重约22克。繁殖期雄鸟拥有醒目的红色头部,黑色眼罩和橙红色翼缘,腹部颜色较浅。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上体为灰或橄榄色,腹部灰白或橄榄白色,头部和颈侧呈灰褐色。喙橙红或橙色,腿脚为粉色至暗棕色。非繁殖期雄鸟和雌鸟的头部及颈侧均呈灰褐色,腹部颜色较浅。
【鸣叫特征】
红头编织雀的鸣叫声高音且类似昆虫的吱吱声,通常伴有典型的织雀叫声与歌声。此外,其鸣叫声还包括一系列两声或三声的重复音节以及典型的织雀叫声。
【生活习性】
红头编织雀栖息于多种树丛生境,如阔叶林、灌木丛、金合欢树林,以及湿润草原等。它们通常会和其他鸟类混群活动,以昆虫为主食,偶尔也摄取植物种子及果实。这些鸟类单独或成对搜寻食物,觅食时常表现出倒挂着的觅食行为。
【繁殖习性】
红头编织雀的繁殖期主要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3月,根据地理位置稍有差异。雄鸟在繁殖期独自织巢,主要用于吸引配偶和保卫领地。巢呈典型的壶状,入口长度约为15至20厘米,由柔韧的枝条、叶柄及藤蔓组成。每窝产卵2至4枚,卵为淡蓝色或蓝绿色。具体孵化期及雏鸟期的信息尚不详。
【外型辨识】
红头编织雀的头颈部颜色与体型特征与其他织雀有所不同。相比体型较小、背部有斑纹且多成大群活动的红嘴雀,该种红头编织雀身体较大且颜色鲜艳更为显眼。
【保护状况】
目前,IUCN红列入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