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太阳鸟科 > 圣普花蜜鸟属 > 黄胸花蜜鸟
黄胸花蜜鸟

黄胸花蜜鸟

英文名:Newton's Sunbird

学名:Anabathmis newtonii

【简介】

黄胸花蜜鸟(学名:Anabathmis newtonii),又称Newton's Sunbird,属于雀形目、太阳鸟科、圣普花蜜鸟属。

【外形特征】

黄胸花蜜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全长约10至11厘米,体重在6至9克之间。雄鸟的头冠呈浅绿色,上体为暗橄榄色,尾羽呈黑褐色并带有金属光泽。雄鸟喉部和上胸部具有金属绿紫色的光泽,下体为鲜亮的黄色。雌鸟体型略小,喉部和颈部长通体呈现暗淡的鳞状橄榄色,下体为淡黄色。幼鸟外观与雌鸟相近,缺少黄色腹部,而成年雄鸟的喉部特征性地显现出灰色带黄色斑点直至性成熟的产生变化。

【生活习性】

黄胸花蜜鸟主要栖息在圣多美岛的森林中,特别偏好苔藓覆盖的高山原始森林。它们的活动区域还延伸到树林、灌木、花园和种植园,海拔高度可达1800米。此外,它们可能在4月份会有季节性的高度迁移现象,有时低地花园中难觅其踪迹。该鸟种的食物构成以昆虫、蜘蛛和花蜜为主,其觅食方式活跃,常与其他鸟类形成混合群体,共同搜寻食物。

【鸣叫特征】

黄胸花蜜鸟发出典型的快速、连贯的高音鸣叫,其鸣叫声包含了多种声音元素,如“tsee”、“ti”、“to”、“wee”、“tzeee”和“tsuwee”。它们的其他叫声还包括“tsee-ee”、“bzueeh”、“jit-jit-jit”和“bink”,特别是幼鸟觅食时会发出“bjuit, bjuit, bjui”的叫声。

【繁殖习性】

黄胸花蜜鸟主要在8月至2月期间繁殖。其繁殖模式可能包括合作繁殖,曾观察到一雄三雌共同检查旧巢的行为。雄鸟繁殖时会展现出一系列展示行为,如竖直身体、旋转方向并振动翅膀,以显示其白色翼下羽毛。雌鸟负责建造巢,其巢类似于袋状结构,入口侧置,悬挂于低枝上,内衬以羽毛、植物绒毛和羊毛。巢中产有2枚灰白且带有淡紫小斑点的卵。黄腹金鹃可能作为寄生种类占领其巢穴。

【外型辨识】

该鸟种仅分布于圣多美岛。

【保护状况】

黄胸花蜜鸟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ow Concern, LC),属于区域性分布的动物,具有在多种生境中广泛的适应性,但在限定区域内的种群数量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黄胸花蜜鸟目前仅分布于圣多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