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拾叶雀
英文名:Rufous-tailed Foliage-gleaner
学名:Anabacerthia ruficaudata
【简介】
棕尾拾叶雀 (Rufous-tailed Foliage-gleaner, Anabacerthia ruficaudata) 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雀形目鸟类,属于灶鸟科鳞喉拾叶雀属。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地区。
【外形特征】
棕尾拾叶雀体长16至17厘米,体重约21到32克。其头部呈橄榄褐色,下方为淡黄色,眼睛周围有一圈宽阔的赭色环带。上喙楔形,背部和臀部深橄榄色,伴有浅色条纹,尾羽棕红,翅膀为深橄榄棕色。下体颜色较淡,喉部及胸部带有不明显的橄榄色条纹,腹部略显黄色。幼鸟的上体更偏褐色,下体颜色更深,缺乏成鸟的黄色调。不同亚种在喉部颜色和下体条纹上有所差异。
【生活习性】
棕尾拾叶雀栖息于热带低地常绿林和季节性泛滥森林,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包括正翅目、鞘翅目、半翅目昆虫及蜘蛛。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参与混群觅食,一般在森林的中层至树冠层觅食,偏好枯叶和其他植被残骸。
【鸣叫特征】
棕尾拾叶雀的鸣叫声为一种快速连续且鼻音化的上滑音节,有时以一连串尖锐的鼻音开始,带有响亮而急促的特点,持续时长约为3至3.5秒。此外,它们还会发出短促而多变的“wt-pt-pt, wit-wit-wit, d-d-d-d-d-d-d-d-d”声,长度约1.5至2秒。
【繁殖习性】
关于棕尾拾叶雀的具体繁殖生物学细节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棕尾拾叶雀体型较棕腰拾叶雀稍小,主要在森林较高层活动,其中臀部的褐色与尾部的棕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构成重要的辨识特征。
【保护状况】
棕尾拾叶雀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棕尾拾叶雀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地区,包括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等国家。其具体分布可能包括法属圭亚那,但数据尚不充分。棕尾拾叶雀目前认可的亚种为三个,并且通常分布在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