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草鹩莺
英文名:Western Grasswren
学名:Amytornis textilis
【简介】
西草鹩莺(Amytornis textilis),又称西方草地鹩莺,生存环境仅限于澳大利亚的特定区域。曾被认定为厚喙草鹩莺的一个指名亚种。
【外形特征】
西草鹩莺体型大约在15-20厘米之间,雄鸟体重为22-27克,雌鸟为20-25克。雄性的羽毛以深灰棕色为主,腰部有黑白条纹,尾巴颜色较深,腹部稍淡而胸部则有白色条纹;雌鸟羽毛基本与雄鸟相似,但胸部部分会有一个独特的栗色斑块。
【生活习性】
西草鹩莺主要栖息于盐碱地与蓝莓灌木丛中,也包括金合欢和Ptilotus及Thryptomene植物为主的区域。它们的食物质地多样,包括种子、果肉和各类昆虫。这些鸟通常在土地上觅食,从腐叶层挖出美味。
【鸣叫特征】
这种鸟鸣的曲调包括短促的“pip”声,下滑的哨子音和短暂的颤音,接触的低沉和急促“chet”以及告警的尖锐“tik”声。
【繁殖习性】
西草鹩莺主要在7月至10月期间进行繁殖,在西澳大利亚地区有时也会在其他地方繁殖。雌鸟单独编织巢穴,一部分有穹顶状,并由草、枝条和薄树皮制作而成,里面填充着柔软植物绒毛和细草作为衬里。通常繁殖周期是产2枚蛋,颜色从白色到淡粉色,中间有红棕色的斑点,单次间隔1天左右产出。仅雌鸟孵化,孵化期一般为15-17天。孵化后的雏鸟由父母共同喂养,雏鸟在巢中停留大约10至14天,后破巢而出,仍是隐蔽状态1-2周。
【外型辨识】
西草鹩莺的指名亚种萎缩到仅在西澳大利亚的鲨鱼湾区域可见,而myall亚种已经较少见于分布地带。当前保护举措中对捕食者控制措施更加严格,但干旱、栖息地质量下降、过度放牧以及军事行动趁机干扰的情况,依然威胁着它们的数量。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评估(2023),西草鹩莺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西草鹩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的特定区域,具体细分到西澳大利亚州的鲨鱼湾地区,包括Dirk Hartog岛,通过东部南澳大利亚的Gawler山脉至Nullabor平原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