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细尾鹩莺科 > 草鹩莺属 > 埃坎草鹩莺
埃坎草鹩莺

埃坎草鹩莺

英文名:Eyrean Grasswren

学名:Amytornis goyderi

【简介】
埃坎草鹩莺,学名为Amytornis goyderi,属于雀形目细尾鹩莺科草鹩莺属。首次由F.W. Andrews于1874年在澳大利亚艾尔湖附近的麦克姆巴河发现。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较小,体长约为15至16.7厘米,体重在15至19克之间。雄性个体主要呈现肉桂棕色,并伴有棕色边缘的白色条纹,翅膀和尾巴为棕色,带有红褐色边缘。脸部的黑色髭纹被条纹掩盖,喉咙和下体部分白色,两胁为淡红褐色。雌性外观与雄性相似,但两胁颜色更为亮泽,条纹更明显,且尾巴末端呈现红褐色的边缘。雏鸟则显得更毛茸,颜色更深,条纹不明显,且尾巴羽毛边缘呈红褐色。

【鸣叫特征】
埃坎草鹩莺的鸣叫声轻快悦耳,包括多重短音节的组合,有时音调极高。它的接触警报声为“zeeet”,而互动时则发出“seeep”的声音。

【生活习性】
埃坎草鹩莺主要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辛普森沙漠和斯特泽莱基沙漠的沙丘地带,喜欢在甘蔗草丛中筑巢。它们以种子为主食,尤其是甘蔗草和刺状草的种子,也偶尔取食昆虫和蜘蛛。觅食时,它们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地方活动,奔跑跳跃或短距离飞行,常常在甘蔗草丛或邻近的植被边缘搜寻食物。

【繁殖习性】
有关其繁殖习性的记录较少,但已知雌鸟会单独筑巢,用时大约是一周左右。雌鸟通常会在距离地面不足一米的甘蔗草丛中筑巢,巢由草编织而成,内衬细草和蛛丝。繁殖季节或许全年都有可能,但从现有记录来看,繁殖高峰集中在7月至9月之间。

【外型辨识】
与其它草鹩莺相比,埃坎草鹩莺拥有更类似雀类的喙形,其体色和脸部特征也有所不同。识别时鸣叫声音和活动模式亦是重要线索。

【保护状况】
埃坎草鹩莺属于IUCN认定的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澳大利亚州东北部、昆士兰州西南部及北领地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