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氏草鹩莺
英文名:Carpentarian Grasswren
学名:Amytornis dorotheae
【简介】
多氏草鹩莺(英文名:Carpentarian Grasswren,学名:Amytornis dorotheae)是雀形目细尾鹩莺科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栖息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NT QLD(北领地昆士兰州)远东北部和远西北部的山区,偏好海拔较高的Triodia草丛或低矮开阔林地。种群数量由于受到频繁的火灾影响而急剧下降。
【外形特征】
体长在16-17.5厘米之间,体重21-25克。雄鸟头部为黑色渐变为背部的深锈色,身体覆盖着白色带黑色边缘的条纹,上背至尾上覆羽为无条纹的深锈色;上翼和尾部偏暗褐色,带有锈色边缘;有强烈的黑色颊纹;胸部和上腹部为白色,下腹和两胁则为淡褐色;虹膜颜色从深褐色到红褐色;喙灰黑色,基部为蓝灰色;腿为灰色。雌鸟体型大小与雄鸟相似,但两胁和下腹部分颜色为深栗色。幼鸟的特征与成鸟非常类似。
【鸣叫特征】
鸣叫声音悦耳动听,鸣唱由颤音、嗡嗡声和旋律组成,其中包含一些频率极高但难以察觉的声音。常态的接触声音类似于蟋蟀的啾啾声,而警报声则类似于响亮的“tzzzt”声。
【生活习性】
多氏草鹩莺居住地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北部如Mount Isa北侧的沙岩山区。其偏好的生活环境通常为长时间未受火灾侵袭的Triodia丛或低矮的林地带。这些鸟类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定居型动物,其觅食活动遍布较大范围。它们主要以昆虫和种子为食,在地面搜寻岩石裂缝或灌木下的落叶,从而获得食物。
【繁殖习性】
该鸟类可能全年都有繁殖的潜力,当条件适宜时会繁殖。一般情况下,巢由草和Triodia茎叶交织而成,内衬细小的草,筑于地面20-60厘米处的草丛顶部。每窝产卵数为2-3枚,幼鸟孵化出后,通常会与家庭群体一同居住,直到完全独立。不过,巢穴频繁被灌丛杜鹃寄生,这也影响到了它们的繁殖成功率。
【外型辨识】
多氏草鹩莺与灰胸草鹩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头部具有白色喉部,且看似更锈色,体型相对较小,更显纤细,下腹部的白色区域更大,胸部没有带状的条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多氏草鹩莺列为易危(VU)物种。这种评估是基于自1986年起,Borroloola地区的子种群已被记录为未发现,而其主要栖息地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持续减少。
【地理分布】
多氏草鹩莺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主要为NT QLD远东北部和远西北部的几个特定区域。它们的首要栖息地分布于Mount Isa、Wollogorang和Boodjamulla等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态变化及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影响,这种鸟类的种群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