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黄嘴酋长鹂属 > 黄嘴酋长鹂
黄嘴酋长鹂

黄嘴酋长鹂

英文名:Yellow-billed Cacique

学名:Amblycercus holosericeus

【简介】
黄嘴酋长鹂(学名:Amblycercus holosericeus)是一种属于雀形目拟鹂科的鸟类。其分布范围为墨西哥中部至南美洲的委内瑞拉西部和玻利维亚北部。该物种在森林次生植被、废弃农地和杂草丛生的田野中栖息,尤其偏好竹林密集区域。

【外形特征】
形态上,雄性黄嘴酋长鹂体长约21.5厘米,重约68.6克;雌性略小,体长为20.5厘米,重约53克。雄性全身黑色,熠熠生辉,喙长而尖,颜色呈象牙黄至黄色,前端有特殊的皮瓣保护鼻孔;雌性羽色略带灰蓝,体型较小,没有雄性的黑色纯度。幼鸟颜色较暗,眼圈较深色,相较于成鸟,显得更为柔和。

【生活习性】
黄嘴酋长鹂生活在覆盖密闭的灌木丛中,常见于竹林。它们一般在海拔高达3100米的地方生活,而活动地带则在于1500米以下植被茂密的区域,跟随混合物种的觅食群活动。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偶尔食水果。为了觅食,它们会利用所谓的“张嘴探查”动作以及敲击技巧,从巨大的叶子和茎的内部捕获猎物。

【鸣叫特征】
该鸟种的鸣叫声包含一连串响亮的哨音“sh-wheu”,雌鸟通常回应以嘶哑的“chrrr”声,两人之间此起彼落,相得益彰;有时,它们从巢中发出伴随鼻音的声音。

【繁殖习性】
黄嘴酋长鹂在哥斯达黎加的繁殖季节从4月到6月开始,在哥伦比亚为6月,在厄瓜多尔则是12月。它们搭建坚实杯形的巢,巢内由香蕉叶条、干藤蔓、草等植物材料构成,一般离地1-2.5米,位于密集的植被中。每组巢产2颗颜色为淡蓝色,带有黑色斑点和线条的蛋,均约为26.9×18.3毫米到27.1×19.3毫米左右。

【外型辨识】
黄嘴酋长鹂容易通过其淡黄色的喙以及黄色的眼睛区分开,即使是在快速飞行时也能显著识别。与其相关物种相比,其喙略显钝厚,而亚种之间的喙色和体型差异显著。此外,对于仅翼长的差异,黄嘴酋长鹂的平均翼长约为94.6毫米。

【保护状况】
截至最新评估,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列为“无危”(IUCN名录:LC),耐受部分森林砍伐,可以在次生林中筑巢。黄嘴酋长鹂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到南美洲的许多保护区域中,具体地理分布涵盖墨西哥中部至委内瑞拉西部、玻利维亚北部,及其涵盖的国家如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此外,由于可以寄生其他鸟类的巢穴,黄嘴酋长鹂在多种局部地区中常见寄生现象,增强了其生态适应能力。

【地理分布】
黄嘴酋长鹂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到南美洲的许多保护区域中,具体地理分布涵盖墨西哥中部至委内瑞拉西部、玻利维亚北部及其涵盖的国家如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