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眼先鹦哥
英文名:Yucatan Amazon
学名:Amazona xantholora
【简介】
黄眼先亚马逊鹦鹉(Amazona xantholora),属于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中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及邻近岛屿,包括科苏梅尔岛和少数地区在伯利兹北部。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25.5至28厘米,体重200至232克。全身羽毛为绿色,雄性具有独特的黄色面部斑块、白色前额、红色眼罩、黑耳羽覆盖以及较为醒目的蓝绿色后冠等特征;雌性的这些醒目特征相比较淡或缺失,蓝色尾部更显眼,图案更有层次感。
【生活习性】
通常会集体行动,群大小从三十只到一千五百只不等。通过涵养森林、半落叶林边、松树林地以及和花卉攀缘的农牧地获取食物,主要在30~500米高度活动。其食物包括种子、果实、花朵、坚果及豆荚。
【鸣叫特征】
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又富有节奏,具体叫声包括犬吠般的“rek-rek-rek-rek”,以及“reeeah-h”,“kyeh-kyeh keeei-i-iirr”,和尖锐的“ree-o-rak zeek ree-o-rah”。
【繁殖习性】
繁殖季通常在3月到7月,于洞穴或树干内筑巢。每次产下卵3至5枚。孵化期需要22至28天,幼鸟通常在出生后七周长大且有能力飞行离巢。
【外型辨识】
相较之白额亚马逊鹦鹉,黄眼先的深色颊斑更为显著,飞行状态下背部预示著鲜亮的绿色。雄性黄眼先亚马逊鹦鹉具备醒目的红色翼弯和白色前额,而雌性则可能缺乏或减淡这些特征。
【物种区别】
尽管雌性白额亚马逊鹦鹉有白色的前额和红色面罩,但黄眼先亚马逊鹦鹉不具备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数量较多,IUCN列表中列为低危物种(LC)。为了持续保存这些鸟类,保护其栖息地与防止非法贸易至关重要。
【地理分布】
主要生活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科苏梅尔岛。此外,在洪都拉斯的罗阿坦岛有历史记录,但已不可证实。伯利兹北部地区也存在这种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