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亚马逊鹦鹉属 > 波多黎各鹦哥
波多黎各鹦哥

波多黎各鹦哥

英文名:Puerto Rican Amazon

学名:Amazona vittata

【简介】

波多黎各鹦哥(学名:Amazona vittata),属于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这种绿羽鹦鹉是波多黎各岛的特有种。

【外形特征】

波多黎各鹦哥体长约为29-30厘米,体重250至312克。全身绿色,颔下逐渐加深到黄色;头部、肩部及胸部的羽毛边缘有黑色,形成了鳞状排列。前额有一条红色纹带,有时扩展至眼上方。眼周裸皮白色,腹部有时带有暗红色。飞羽柔和蓝色,尾羽绿色,末端黄色,最外侧羽片末端有红斑,边缘呈蓝色。幼鸟与成鸟相似。

【生活习性】

波多黎各鹦哥栖息于湿润高海拔森林区域,数量极为稀少。它们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树叶、花和树皮为食,偏好果实产量高的物种。过去,这批鹦鹉曾被视为玉米作物害虫。现因其栖息地减少,仅分布于约200至600米的湿润高海拔森林区域。

【鸣叫特征】

未提及相关信息

【繁殖习性】

波多黎各鹦哥繁殖季节在每年2月至4月。在高大树木的心材腐洞筑巢,筑巢高度至少4.5米,深度60厘米,隐蔽,底部平坦,干燥。每窝产卵2至4枚。由雌鸟单独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期大约为9周,但具一定变异性。

【外型辨识】

波多黎各鹦哥与红冠鹦鹉在外形上相似,但前者后额部红斑少,前者的翅膀布满了小块红色,而脚与右侧脚趾粉红色区别于后者。波多黎各亚马逊鹦鹉可见两种亚种,其中一种已经绝迹。

【物种区别】

波多黎各鹦哥与红冠鹦鹉在外形上相似,但前者后额部红斑少,前者的翅膀布满了小块红色,而脚与右侧脚趾粉红色区别于后者。波多黎各鹦哥可见两种亚种,其中一种已经绝迹。

【保护状况】

过去,波多黎各鹦哥广泛分布于整个岛,但因19世纪森林砍伐,到1912年,仅存于仅剩的22.7公里²的湿润森林,接下来又因捕猎和食用作物行为而受到威胁,数量下降。幸而数量最低点(1975年)时仅存13只,经过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引入外人员管理,控制天敌与寄生,人工繁育,再引入计划),如今数量略有恢复,但依然脆弱。目前,该鹦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CR,极危)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级(CITES I)保护级别。

【地理分布】

波多黎各鹦哥栖息于湿润高海拔森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