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鹦哥
英文名:Yellow-headed Amazon
学名:Amazona oratrix
【简介】
黄头鹦哥(英文名:Yellow-headed Amazon,学名:Amazona oratrix),是一种大型绿鹦鹉。黄脸亚马逊鹦鹉(学名:Alipiopsitta xanthops)以其独特的头部黄色羽毛著称。
【外形特征】
- 黄头鹦哥体长约38至43厘米,身体呈草绿,头部、颈部以及下巴为明亮的黄色,翼的弯处有红色或黄色斑块。年幼鸟只限于头顶和眼周颜色为黄色,随着逐渐成长颜色会逐渐扩展。
- 成鸟中无论是雄鸟还是雌鸟,体色相似,只是雄性平均体型略大于雌性。
- 黄脸亚马逊鹦鹉通体呈绿色,头部、胸部、下腹部以及大腿的羽毛为绿色,并带有深绿色的滚边。有些年长的鸟的头部可能一直延伸到下腹部颜色都为黄色或橙色,翅膀边缘有黄绿色,其羽毛尖端为黄绿色。
【生活习性】
- 黄头鹦哥栖息在热带低地森林、河岸边森林以及部分半开放地带,通常会聚集成小队,有时也会形成大群,在食物丰富时尤其如此。
- 主要食物包括坚果、种子、水果以及花穗等。黄脸亚马逊鹦鹉生活在半干旱的灌木丛林以及有着低矮树木的林区。它们以成对或其他小型群体的形式活动。
【鸣叫特征】
- 黄头鹦哥的叫声低沉,有时类似于人类的发音,但是飞行时较为安静。它们的叫声包括滚动的‘kyaa-aa-aaah’和‘krra-aah-aa-ow’,还有深沉的‘ahrrrr’或‘ahrhrrrr’。
【繁殖习性】
- 黄头鹦哥繁殖期间雌雄鹦哥会多次交配,通常一次巢会产下2至3枚卵,孵化期约为28到30天,幼鸟在8至10周后羽毛长齐,并且在约75天后离巢。
- 黄脸亚马逊鹦鹉大约在春季开始繁殖。通常依附于地面的白蚁巢穴筑巢,每次可以产下2到4枚卵,孵化期大约为26天,幼鸟的羽毛一般在8周内长齐。
【外型辨识】
无
【物种区别】
- 与红眼鹦哥相比,黄头鹦哥的前额和眼眉区域没有红色标记。而与斑点鹦哥相比,黄头鹦哥的头部没有黄色,眼周为淡蓝色。
- 黄脸亚马逊鹦鹉与其它亚马逊鹦鹉相比,头部的黄色更加明显。
【保护状况】
- 黄头鹦哥在IUCN的分类为EN(濒危),且为CITES一级保护物种。主要受到宠物贸易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导致野外数量显著减少。
- 黄脸亚马逊鹦鹉如今处于“近危”状态,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地理分布】
- 黄头鹦哥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中美洲北部,包括伯利兹和洪都拉斯部分地区。此外,德国斯图加特、美国加州南部以及波多黎各也有引进的种群。
- 黄脸亚马逊鹦鹉主要分布在巴西马拉尼昂州南部到巴拉圭南部以及玻利维亚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