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鹦哥
英文名:Yellow-billed Amazon
学名:Amazona collaria
【简介】
亚马逊黃嘴鹦哥(Amazona collaria),学名为黄嘴亚马逊鹦鹉,是鹦形目鹦鹉科中的一种亚马逊鹦鹉属鸟类。其主要分布在牙买加,并且仅栖息在该岛的特定区域。
【外形特征】
亚马逊黃嘴鹦哥体长约28厘米,以绿色为主。头部前额和额两侧有白色羽毛,头顶为深蓝色,脸颊带有蓝白色的羽毛;喉咙和前胸部两侧为红棕色;主要覆羽和飞行羽为深蓝色;尾巴内侧的覆羽为黄绿色;翅膀的飞羽和翼角泛紫色,羽缘呈黄绿色。眼睛周围有裸露的白色眼环,眼周有一圈细窄的白色羽毛延伸至额头。喙黄色,虹膜棕色,腿脚为粉红色。成鸟男女外观一致,而幼鸟仅上颌喙部为灰色,其余特征类似成鸟。
【生活习性】
亚马逊黃嘴鹦哥主要活动在牙买加的低地至山地的湿润森林、红树林以及各种栖息地中,最高的栖息地可达1200米。清晨,它们会结成小群体觅食,晚上则回流至栖息树上。它们主要食用果实、种子、花朵及嫩芽,涉及植物种类如Cecropia、Ficus、Annona、Citrus、Rubus,以及当地种植的水果和谷类作物。繁殖季节通常从4月开始。
【鸣叫特征】
未在原文中提及。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通常从4月开始,亚马逊黃嘴鹦哥会产卵2到4枚,孵化期26天左右,育雏期大约为8周。
【外型辨识】
黄嘴鹦哥黄喙醒目,粉红色喉咙,白眼环,这些特点是其与黑嘴鹦鹉(喙部和眼周环黑色)和古巴白额鹦哥(红额白杨)区别开来的显著识别标志。与相似物种相比,黄嘴鹦哥体型较大。
【物种区别】
未在原文中提及。
【保护状况】
亚马逊黃嘴鹦哥受到栖息地丧失和非法宠物贸易的威胁,目前处于易危(VU)的状态,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CITES II附录。
【地理分布】
亚马逊黃嘴鹦哥仅存在于牙买加,包括约翰克劳山脉、迪亚波罗山、驾驶舱国家地区以及蓝山。它们栖息于不同类型的森林、棕榈树林、开阔区域和农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