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亚马逊鹦鹉属 > 红尾鹦哥
红尾鹦哥

红尾鹦哥

英文名:Red-tailed Amazon

学名:Amazona brasiliensis

【简介】
红尾鹦哥(Red-tailed Amazon,学名:Amazona brasiliensis)是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一种鸟类。全鸟主要为绿色,配以醒目的红色带和黄色尖端,展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美丽。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为37厘米,体重一般在425克左右。前额及眉间为玫瑰红至粉红色,并沿眼周有淡紫色的眼环。翅膀褶边和飞羽尖端有明显的蓝色轮廓,而在尾羽端部则有宽红色带,细部黄色闪现。相比成鸟,幼鸟的具体特征描述较少,但通常颜色更深且瞳孔呈棕色。

【鸣叫特征】
红尾鹦哥的叫声响亮刺耳,包括多种高音尖叫和滚动的吠叫声,即使是飞行中也会发出大声的交流。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生活在沿海森林和红树林中,少数也会出现在海拔较高的红树林中(200米以下区域为主,最深处可达700米)。它们通常组成较小的群体,不论是双出席群都较为常见,到了非繁殖季,他们会聚集到多达数百只的大群。食物以水果为主,同时也食用种子、花蜜和昆虫等。

【繁殖习性】
红尾鹦哥的繁殖季节从9月持续到11月,有延长至次年4月的情形。繁殖于树木高处的洞穴中,尤其青睐经历水浸泡的森林中自然空洞的Syagrus和Calophyllum树种。每次巢生3-4枚卵,通常孵化时间27-28天,幼鸟离巢大约55天后。

【外型辨识】
红尾鹦哥与红眉鹦鹉很相似,最大的差异在于红尾鹦哥没有翅膀斑点。这一特点使得它与近亲们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尽管曾遭受严重的数量下降,巴西境内的大量保护努力使得红尾鹦哥的种群规模有所恢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评估结果,红尾鹦哥被归类为近危物种(NT)。从1990年代末期以来,一些保护措施开始实施,包括设立教育项目和保护区,以保护这一稀有的鸟类。

【地理分布】
红尾鹦哥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由圣保罗州贯穿巴拉那州至圣卡塔琳娜州东北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也将红尾鹦哥列为被严格管制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