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亚马逊鹦鹉属 > 红颈鹦哥
红颈鹦哥

红颈鹦哥

英文名:Red-necked Amazon

学名:Amazona arausiaca

【简介】
红颈亚马逊鹦鹉是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鸟类,仅分布在多米尼克岛。该物种具备深绿色羽毛,头顶、脸部以及前额呈蓝色,显著的特征是其喉咙橙红色羽毛。成年鹦鹉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约620克。

【外形特征】
红颈亚马逊鹦鹉以深绿色为主体色调,额头、顶冠、脸颊及眼睛周围的羽毛为亮蓝色。背部、肩胛和翼上覆羽的边缘带有细微的深色条纹,增添条纹感效果。翅膀带有明显的深绿色和蓝紫色边缘,最外侧的三级飞羽有着从绿色到蓝紫色的过渡。喉咙下部观察到较显著的猩红色斑块,胸腹区域为微黄色。下腹部和尾部底部可见一点红色斑纹。鸟喙呈角质白色,眼圈橙色,虹膜橘红,脚爪灰白色。

【生活习性】
该鹦鹉生活在海拔300至800米的多米尼加低山区和山地雨林,也见于种植白胶树和其他开阔的林地中。通常傍晚前后较为活跃,晚上回到独特的栖息地休息。在食物充足时,会形成较大的集群。它们主要吸取桉树、棕榈树和灌木的果实及其芽条。

【鸣叫特征】
这种鹦鹉的叫声尖锐,其中包括“chur-lu-weeek”和类似的“cureeek”颤音,其中“chur-lu-weeek”的最后一个音节较高更响亮。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1月至6月,筑巢地点多选取在树孔中,偏好桉树。每个鸟巢最多产2枚蛋,孵化需约26-28天,雏鸟养至12周龄羽毛长成。成鸟提示并鼓励雏鸟离开羽巢,雏鸟不会返回羽巢。

【保护状况】
尽管红颈亚马逊鹦鹉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复,并在全球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列为“易危”物种,数量仍旧有限,栖息岛屿地理分布有限也不利于其数量增长。CITES 附录一对其加以保护。恢复工作帮助种群数量从1980年的历史低点更新至目前的1,200-1,500只,甚至在2017年飓风玛丽亚后有所增加。2019年进行的调查显示,鹦鹉分布在岛屿众多区域,并且成功地听到了幼鸟叫声,标志著繁殖活动的成功。

【地理分布】
红颈亚马逊鹦鹉仅在多米尼克岛建立有栖息群,这个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地区。高峰时段多见于莫恩·迪亚布洛廷(Morne Diablotin)山附近区域。地域内低至500-600米,有时能攀升至1200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