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梅花雀科 > 红梅花雀属 > 绿梅花雀
绿梅花雀

绿梅花雀

英文名:Green Avadavat

学名:Amandava formosa

【简介】
绿梅花雀(学名:Amandava formosa),是一种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雀形目梅花雀科红梅花雀属的小型鸟类。该鸟体长约10厘米,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鲜明的绿色和黄色羽毛,鲜红色的喙以及独特的黑白条纹侧翼。绿梅花雀占据着独特的地理分布范围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共有约460,000平方千米的活动区域。

【外形特征】
雄性绿梅花雀的体色呈现出橄榄绿,臀部为黄绿色,尾端黑色且有光泽,腹部的部分区域闪烁着最明亮的黄色,侧翼则是显著的黑白条纹。雌性个体的颜色较为暗淡,背部为灰绿色,胸部呈现出灰白色,腹部至尾下覆羽为黄白色,侧翼条纹也更微弱。绿梅花雀的眼圈为灰色,虹膜棕色,腿粉红色。喙均为红色,但雌鸟的上半部分为黑色,下半部分为红色,同样幼鸟身上的羽毛也略显暗淡,但已显示出红褐色的下颌与黑色的脊部。

【生活习性】
绿梅花雀栖息在高草和低矮灌木、开阔而干燥的森林、甘蔗田、芒果园以及*Lantana*灌木丛中,这些环境通常靠近水源。它们在非繁殖季节常以群体形式活动,且有时与红梅花雀混群。其主要食物为小草种子和小型昆虫,它们在开阔地带地面觅食,偶而也栖息在物体上。

【鸣叫特征】
绿梅花雀的鸣叫声独特,通常包括尖锐的“swee, swee”以及“chip”声,终末以颤音收尾。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通常在5月至1月之间,雄鸟在地面和栖枝上展示以求偶,其展示方式包括展翻颈部、臀部和腹部的羽毛,并用茎叶轻轻触碰雌鸟以吸引其注意。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构建的巢通常为圆形结构,位于约为1至2米高的地面,常见于芦苇丛或偶尔依附于甘蔗叶。每个巢穴通常有5至6枚卵,孵化期约11至12天,孵化后的雏鸟身体被稀疏的绒毛覆盖,其喙和舌头上有明显的色素标记。离巢后的幼鸟在大约18至21天后学会飞行,并在随后一个至两个星期内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绿梅花雀与红梅花雀之间可以通过其更明亮的绿色和黄色以及明显的黑白侧翼条纹来区分,其中雄性个体尤为明显。而雌鸟和幼鸟虽然颜色较暗淡,但同样具有红色的喙部,便于区分。

【物种区别】
绿梅花雀与红梅花雀之间可以通过其更明亮的绿色和黄色以及明显的黑白侧翼条纹来区分,其中雄性个体尤为明显。而雌鸟和幼鸟虽然颜色较暗淡,但同样具有红色的喙部,便于区分。

【保护状况】
绿梅花雀被列为易危状况,主要由于野化捕猎作为宠物鸟、以及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导致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其活动范围覆盖印度中部地区,向南至喀拉拉邦、向北至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直至安得拉邦和奥里萨邦。

【地理分布】
绿梅花雀在全球范围内共有约460,000平方千米的活动区域。在繁殖区外,绿梅花雀在干旱的灌木区和农田中更是主要居住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