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王鹦鹉
英文名:Australian King Parrot
学名:Alisterus scapularis
【简介】
澳洲王鹦鹉(Alisterus scapularis)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从昆士兰至维多利亚地区。它们栖息于森林、尤加利树林、河边灌木丛等地。
【外形特征】
成年个体长约43厘米重275克,寿命约25年。雄性头部、颈项及下体为橙红色,翼折动时,银绿色宽羽带十分明显,背部和翅膀深绿色,腰部和尾部处为蓝色,下颚和顶部为深红色,中间部位为黑色,眼睛呈黄色,腿灰褐色。雌鸟各方面与雄鸟相似,但头部和胸部是绿色,腹部边缘略带橘红色,腰和尾部为绿色泛淡蓝色。幼年时期身材和雌鸟相似,只是胸前红色区域更浅,腿褐色,眼睛呈棕色。
【生活习性】
这些鹦鹉常常数量较多地在公园或农户的花园里活动,常以小组形式觅食或直接成队飞行。生活习性主要为以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蜜、嫩叶和树叶为主食,偶尔会入侵果园和粮田造成一些损失。喜欢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森林和附近地域活动,以尤加利籽为主要食物。
【鸣叫特征】
清晰的金属哨声,发出“kee...kee...kee”,“kreet”及飞行时的“krek”或双响“chack-chack”。
【繁殖习性】
每年9月至次年1月为繁殖季节。通常筑巢在大树洞中或自然裂缝并积雪里面,每窝产4至6蛋,一般约5枚;雌鸟独自孵化,孵化期为20天,并需大概5周时间完成雏鸟发育。
【外型辨识】
成年个体长约43厘米重275克,寿命约25年。雄性头部、颈项及下体为橙红色,翼折动时,银绿色宽羽带十分明显,背部和翅膀深绿色,腰部和尾部处为蓝色,下颚和顶部为深红色,中间部位为黑色,眼睛呈黄色,腿灰褐色。雌鸟各方面与雄鸟相似,但头部和胸部是绿色,腹部边缘略带橘红色,腰和尾部为绿色泛淡蓝色。
【物种区别】
已知有两个亚种:A. s. minor体型较小;A. s. scapularis为另一种更为常见的亚种。繁殖后,非繁殖季节可在城市公园和农田观察到它们的身影。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为无危物种,被记载为CITES附录II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