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鹟科 > 鸲鸫属 > 白尾鸲鸫
白尾鸲鸫

白尾鸲鸫

英文名:White-tailed Alethe

学名:Alethe diademata

【简介】
白尾鸲鸫(英文名:White-tailed Alethe,学名:Alethe diademata)是雀形目鹟科鸲鸫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主要栖息在非洲西部从低地到中海拔的森林中,分布区域从塞内加尔延伸至多哥。

【外形特征】
白尾鸲鸫的体长约18厘米,体重在31至35克之间。成鸟拥有淡灰色的脸颊和胸部两侧,而胸部、背部和头顶中央呈现为锈褐色。最为显著的是其尾巴,外侧羽毛带有独特的白色尖端。幼鸟则呈现另一种模式,背部呈黑色并点缀着橙色斑点,尾羽尖端也是白色的。此外,幼鸟的下体较淡,喉咙和腹部为白色,胸部和上腹部有黑色条纹和鳞状花纹。成鸟和幼鸟的外观模式有所不同,但雌雄外形相似。

【鸣叫特征】
白尾鸲鸫的鸣唱特点是一系列清晰的哨音,通常形成3至4个音符的序列。每个音符逐渐升高,构成的鸣声模式类似“hah-her-huii”,第二个音符稍有下滑,而第三个音符可能更上扬或更下滑。另外,这种鸟的叫声还包括一套由4音节组成的哨音,例如“hoo heen hoo heer”。此外,白尾鸲鸫还会发出单调的低哨音,大约每2.5至3秒重复一次。受到轻微惊吓时,它们会发出类似于灌林鹊的低鼻音“taaaa”,受严重惊吓时则会发出咔哒声,争斗时会发出尖锐的“chahh”声及4至10个急促的鸣叫。

【生活习性】
白尾鸲鸫主要生活在低地至中海拔的森林中,最高可分布到1500米的高度。这种鸟常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会跟随蚁群觅食,这时它们对人类表现出较少的恐惧感。此外,白尾鸲鸫也会在密集的森林下层寻找食物。

【外型辨识】
与相似的红冠鸲鸫相比,白尾鸲鸫缺乏红色羽毛,背部、翅膀和尾巴显现为肉桂棕色,而翅膀和尾巴则是橄榄黑色,其尾羽外侧部分有宽阔的白色尖端。幼鸟身上则显示黑色和橙色斑点,明显区别于成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白尾鸲鸫的保护状况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白尾鸲鸫的地理分布覆盖了从塞内加尔到多哥的非洲西部区域,生活在从低地到中海拔的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