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颈钟鹟
英文名:Rufous-naped Bellbird
学名:Aleadryas rufinucha
【简介】
棕颈钟鹟(英文名:Rufous-naped Bellbird,学名:Aleadryas rufinucha),是雀形目冠钟鹟科棕颈啸鹟属的唯一物种。栖息于新几内亚山区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林中。
【外形特征】
成年个体呈现一种橄榄绿色的身体,搭配上黄色喉咙与黑色髭纹,白色的胸部,带有灰色面部,以及位于头部后方的棕红色斑块。眼睛较小,虹膜颜色浅。某些地区的棕颈钟鹟的额头可能为白色。幼鸟具有橄榄绿色的上体及棕红色的下体,两性特征相似,但成年雄性个体的虹膜颜色在所有成鸟中最为浅淡。
【生活习性】
棕颈钟鹟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至36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和次生林,其活动范围集中在1400至2600米的高度。它们的主食来源于昆虫,其他食物包括蠕虫和果实,偶尔也会捕猎较大的猎物。棕颈钟鹟频繁在地面和林下层觅食,偶尔也会攀登至树冠层。主要食性表现为在树干和主要树枝上取食,它们通常沿着树枝爬行或沿着树干直攀。
【鸣叫特征】
棕颈钟鹟的鸣叫声由清晰、响亮的哨音或升调构成,有时它们会交替发声,有时则较为单一,重复相同的叫声。其叫声陡峭、粗糙,具有一声嘶嘶般的特征。
【外型辨识】
棕颈钟鹟凭借其独特的羽色在同类中极为特殊,尤其成鸟具有深色上体与头部,较幼鸟更为明显,白色的下体亦更为清晰,故而极易辨认。不同亚种在额头羽毛的颜色中心扩展程度以及上体的深浅方面略有差异。
【保护状况】
关于棕颈钟鹟的具体IUCN保护状况和系统学历史信息未被详述,这意味着可能存有分类学上的调整或进一步研究。
【地理分布】
棕颈钟鹟主要栖息在新几内亚山区,包括蒙坦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