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眶雀鹛
英文名:David's Fulvetta
学名:Alcippe davidi
【简介】
灰眶雀鹛(学名:Alcippe davidi),又称绣眼画眉、白眼环眉、山白目眶,属于雀形目雀鹛科雀鹛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中南部至越南西北部的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灰眶雀鹛体长12.5-14厘米,体重12-19克,是一种体型略大的雀鹛。其头部呈灰暗色,上体橄榄灰,下体淡黄白色。成鸟表现出以下特征:
- 头部到肩部、面部侧面到颈部较暗,呈深蓝灰色。
- 背部红棕色调,翅膀和尾巴灰棕色,翼端边缘奶油色。
- 最显著的特征是明亮的白色眼圈。
幼鸟虹膜为黄褐色或红褐色,性别相似但幼鸟有细微差别。
【鸣叫特征】
灰眶雀鹛鸣声清脆,常用“chrr”rr“和”chittitit“的声音,歌声由一系列高音节组成,通常以2-3个独特的’eerh’声结束。不同地区之间的歌曲旋律有异。
【生活习性】
灰眶雀鹛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和灌丛中,常见于各种类型的森林环境中。它们主要以昆虫、种子和浆果为食,常形成混合觅食群体,活跃于森林的中层与低矮植被中。
【繁殖习性】
灰眶雀鹛繁殖季在5月至7月,筑巢于灌丛近地面的枝杈上,距地高0.2至2米。巢呈深杯状,由草叶、草茎和草根等构成。每窝产卵2至4枚,卵白色,表面有淡棕黄色斑点。
【外型辨识】
灰眶雀鹛与褐脸雀鹛的区别在于其下体更白,脸颊灰色较多,眼周特别显著地白色。不同亚种之间存在颜色和条纹的细微差异。
【保护状况】
灰眶雀鹛被IUCN评估为无危(NE)。在中国还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地理分布】
灰眶雀鹛分布广泛,主要栖息于中国中南部和越南西北部的山地森林环境中,其种群量没有量化,但分布范围较大。在中国,从山地到山脚平原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