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百灵科 > 短趾百灵属 > 小短趾百灵
小短趾百灵

小短趾百灵

英文名:Mediterranean Short-toed Lark

学名:Alaudala rufescens

【简介】
小短趾百灵(学名:Alaudala rufescens)是雀形目百灵科短趾百灵属的一种鸟类。该鸟种在小型鸣禽中显示出典型的干燥草原生态特征,体长13-14厘米,翼展长度24-32厘米,体重约20-27克。

【外形特征】
这种小型鸟类通常仅有13至14厘米长,体重约为20至27克。它们的外表为白色或略带淡肉桂色,上体呈现出深红棕色与细黑斑纹交织的图案,胸部散布着细腻密集的深色纵纹。喙部为钝角,黑色或灰色,下喙部分为黄色。翅膀较宽,长度适中,尾部相对短小。腹部白色,喙部和脚为灰色或黄褐色。

【生活习性】
小短趾百灵主要生活在干燥开阔的地带,比如草原、牧场和机场等地,特别偏爱裸露的土壤环境,能够在此处利用敏锐的锋芒和敏捷的身手觅食。这种鸟种偏好干燥和开阔的环境,如草原、牧场以及具有大量裸露土壤的地方。它们善于在广阔的地方觅食,跑动和飞翔都非常迅速,充分利用其栖息地的优势,如光滑的地表和充裕的猎物。

【鸣叫特征】
小短趾百灵拥有非常丰富、生动且复杂的鸣叫声,由一系列长短不一的音节组成,涵盖从颤音到哨音的各类节奏,其中包括多次模仿其他鸟儿的叫声。它的鸣唱过程连续不断,通常穿插有短暂的停顿,伴以尖锐的‘prrrit’或‘chirrick’声,构成了多样化的节奏和调性变化。

【繁殖习性】
小短趾百灵的繁殖期较短,一般从三月开始。每窝通常产卵2-6枚,平均3枚,孵化期为13至14天,雌鸟承担主要孵化任务,雄鸟偶尔参与。巢穴由雌鸟建造,通常位于矮灌木或草地旁的浅坑中。然而,由于巢穴常遭受干扰和破坏,小短趾百灵的繁殖成功率受到了显著影响。

【外型辨识】
与同类的小短趾百灵相比,该物种可以通过其胸部细密且强烈分布的纵纹及其较不明显的眉线轻松识别。而与中亚短趾百灵相比较,它们通常呈现更为红色的上体。云雀与之相比体型要大一些,且结构更为宽松,相对容易区别。

【保护状况】
小短趾百灵的保护状况被IUCN评估为无危(LC),在全球广泛的分布范围内相对较多见,不过在某些地区数量开始减少,这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导致的,尤其是在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此外,外来掠食者的入侵,如鼠类、猫和刺猬等,也对这些鸟类构成了威胁。

【地理分布】
小短趾百灵分布广泛,包括南欧、加那利群岛、北非和叙利亚等地区。在欧洲,该种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在非洲部分区域亦广泛存在。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加那利群岛,该种在某些亚种(如apetzii和polatzeki)中面临濒危或近危状态。总体来看,小短趾百灵非常适应多样的环境条件,尤其在开阔的干燥地带更为常见。

【物种区别】
与同类的小短趾百灵相比,该物种可以通过其胸部细密且强烈分布的纵纹及其较不明显的眉线轻松识别。而与中亚短趾百灵相比较,它们通常呈现更为红色的上体。云雀与之相比体型要大一些,且结构更为宽松,相对容易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