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黑鹂
英文名:Yellow-winged Blackbird
学名:Agelasticus thilius
【概述】
黄翅黑鹂(学名:Agelasticus thilius,英文名:Yellow-winged Blackbird)是雀形目拟鹂科的鸟类,属于白眼黑鹂属。这种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西南部和中南部,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等地。
【外形特征】
黄翅黑鹂的雄性平均长度约17.9厘米,体重约33.5克;雌鸟约轻一些,平均体重28.8克。雄性为深黑色,具有独特的黄色翼缘和较小的肩羽。雌鸟则有较为明显的淡色眉纹,其头部、背部为棕色并带有深色条纹,而翅膀和尾部呈黑色,下体则带深色斑纹。幼鸟的外观类似于雌鸟,但整体上更偏向棕黄色。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多变,包括3至7个音符的颤音,其音色类似于纯蓝黑鹂的叫声,也模仿出 'tréé-o-lay' 或 'séé-you-there' 的哨音,并且以一声尖锐的鼻音或嗡鸣声结束。雌鸟和雄鸟都能发出尖锐的 'chep' 声。
【生活习性】
黄翅黑鹂主要居住在沼泽和湿地的水生植物群落环境中,如香蒲、藨草及芦苇。它们也偶尔出现在半咸的沼泽里。此外,它们在附近的草地和农田中也能看到。该种鸟类常在浅滩或邻近干燥地面的水域边缘觅食,食物以昆虫和种子为主。
【繁殖习性】
黄翅黑鹂的繁殖季节通常为每年10月至12月。雌鸟独自主建巢,巢材料主要由厚重的香蒲及其他类似湿地植物构成。每窝产下2至4枚蛋,它们采用单配偶制并且群居繁殖,孵化期约为12至13天。抚养幼鸟的任务由雌雄父母共同承担,其巢期大约为10至12天。
【外型辨识】
黄翅黑鹂雄鸟的独特黄色翼缘是其最明显的识别特征,在飞行时尤为显眼。雌鸟与雄鸟外观上的主要差异在于色彩和斑纹细节。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黄翅黑鹂被列为低危级别。这种鸟类的巢常遭到布氏拟鹂(更准确的可能是布氏郊鹂)的寄生。黄翅黑鹂能够成功抚养这些寄生雏鸟一同成长。
【地理分布】
黄翅黑鹂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西南部和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在阿根廷,其繁殖范围延伸到圣胡安德尔埃斯特罗、圣塔菲甚至可能到达科连特斯南部。而在巴拉圭,它是非繁殖季的罕见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