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牡丹鹦鹉属 > 黑领牡丹鹦鹉
黑领牡丹鹦鹉

黑领牡丹鹦鹉

英文名:Black-collared Lovebird

学名:Agapornis swindernianus

【简介】
黑领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 swinderniana)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牡丹鹦鹉属的一种非洲原生小型鹦鹉。这些鸟类广布于赤道非洲地区的森林地带,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中刚果等地。

【外形特征】
黑领牡丹鹦鹉体型小巧,羽毛主要为绿色,长度大约为13.5厘米。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颈部的黑色环带,头部、背部以及翅膀上部羽毛为深绿色,下腹部则是黄色或橄榄黄色。翅膀内侧带有绿色滚边,飞行羽为黑色,尾部末端点缀着橙红色斑点,并且尾地区呈蓝色带红色边缘。喙部呈灰色,虹膜为黄色。

【生活习性】
黑领牡丹鹦鹉在繁殖季节会组成由二十只或更少的小群体进行活动。它们主要依赖于食用野生无花果以及特定种子,同时也偶尔会觅食于农耕区以收获粟物或其他谷类作物。在飞行时,往往会发出较大的尖叫声,使得观察者容易发现;而飞行时,它们会在森林冠层中快速穿梭。这个物种在地面上活动的时间较少,喜欢隐藏在树木和灌木丛中的树冠。

【鸣叫特征】
黑领牡丹鹦鹉在飞行时会发出较大的尖叫声,使观察者容易发现它们。

【繁殖习性】
有关黑领牡丹鹦鹉的具体繁殖信息记录有限,但根据牡丹鹦鹉的常规习性,可以推测其在繁殖季节中会有求偶、筑巢、交配以及繁殖等行为。这种鹦鹉一般在自然环境中繁殖,但在圈养条件下生活与繁殖条件要求特别,因此在作为宠物饲养方面并不常见。

【外型辨识】
黑领牡丹鹦鹉的显著特征是颈部黑色环带和下腹部的颜色差异(黄色或橄榄黄色)。

【保护状况】
黑领牡丹鹦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为无危(LC),其整体生存状况目前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由于饮食需求的特殊性,黑领牡丹鹦鹉在圈养条件下极难存活和繁殖,这使得它们并不适合做为宠物饲养。

【地理分布】
黑领牡丹鹦鹉广布于赤道非洲地区的森林地带,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中刚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