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鸨
英文名:Southern Black Korhaan
学名:Afrotis afra
【简介】
黑鸨(学名:Afrotis afra)是一种鸨科鸟类,主要栖息于南非西南部。它们偏好在半干旱生境中活动。
【外形特征】
黑鸨具有性别二态性。雄性羽毛黑白相间,腹部、颈部和脸颊有白色条纹,腿部呈亮黄色;雌性羽毛则为棕白相间,头部、颈部和胸部颜色一致。
【生活习性】
黑鸨主要栖息于温暖干燥的开阔草原和草地,能适应无水环境。它们以植物为主食,也摄取昆虫、蜥蜴、蛙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等。繁殖期间雄鸟会进行高空飞行展示并鸣叫示爱。
【鸣叫特征】
在繁殖期间,雄性黑鸨会进行高空飞行展示并鸣叫示爱。
【繁殖习性】
雌性会在土壤中挖掘巢坑产卵1-2枚;孵化期为20-28天,由雌性单独负责孵化和幼鸟抚养。繁殖季节以单配偶关系实现。
【外型辨识】
黑鸨成年身高约为50厘米,雄性体形略大于雌性。雄鸟翼展约为27-28厘米,雌鸟约为25-26厘米;尾巴长约12-13厘米。巢穴隐蔽且常位于灌木下。
【保护状况】
黑鸨因栖息地被农业和水产养殖占用而面临种群数量下降的威胁。根据现有资料,IUCN认定黑鸨处于易危状态(Vulnerable, VU)。黑鸨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
【地理分布】
黑鸨的分布可大致描述为“L”形,西海岸与南海岸两臂在好望角交汇。主要分布于西开普省、北开普省以及东开普省的部分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