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雨燕
英文名:White-throated Swift
学名:Aeronautes saxatalis
【简介】
白喉雨燕,英文名White-throated Swift,学名Aeronautes saxatalis,是雨燕目雨燕科的一种鸟类。这种雨燕在北美和中美洲西部地区特有,以其独特的黑白羽色、快速的飞行速度和尖锐的鸣叫声而闻名。
【外形特征】
白喉雨燕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约15-18厘米,体重约28-36克。它具有深黑色或黑褐色的上体和翅膀,而胸部、腹部、喉部和尾侧则为白色。翅膀内侧的白色边缘清晰可见,为这种鸟的显著特征。新换羽的成鸟有时会显现出淡绿色的光泽,但这在野外并不明显。雌雄鸟在外形上相似,幼鸟的羽毛较暗淡,头部和颈背的羽毛边缘带有白色。
【鸣叫特征】
白喉雨燕通常发出一连串尖锐而下降的音符,在飞行过程中,它们还会发出特有的“噼啪”声音。
【生活习性】
白喉雨燕栖息于靠近悬崖、岩石以及人类建筑的地方。它们是高度群居的鸟类,在飞行中共同觅食飞行中的昆虫。这种雨燕飞行迅速,动作敏捷,并能利用气流来提升速度。它们会在早晨离开巢穴,在空中飞行整日,直到傍晚才返回。
【繁殖习性】
白喉雨燕会在岩石峭壁或人造建筑等地方筑巢。巢由植物材料和羽毛黏合而成,深度约为2.5-2.8厘米,直径为8-10厘米。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平均为24天。幼鸟出生时重量约2克,在离巢时可达到46克。
【外型辨识】
白喉雨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浑然一体的黑白羽色和显著的白色喉部羽毛。它们可以通过下侧的白色以及翼内侧的白色边缘与同属的其他种类区分开来。
【物种区别】
与其他北美雨燕(如黑雨燕)相比,白喉雨燕独特之处在于其浑然一体的黑白羽色和显著的白色喉部羽毛。它们可以通过下侧的白色以及翼内侧的白色边缘与同属的其他种类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白喉雨燕的数量暂时处于稳定状态,被列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白喉雨燕的分布范围包括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的广泛区域。在北美,它们主要栖息于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山区和沙漠地带。它们在夏季是美国西部山区和沙漠的常见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