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岛金丝燕
英文名:Mariana Swiftlet
学名:Aerodramus bartschi
【简介】
关岛金丝燕,学名为Aerodramus bartschi,广泛分布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部分岛屿和夏威夷的奥阿胡岛。
【外形特征】
关岛金丝燕的体长约11厘米,体重通常在6.5至8克之间。其上体为暖褐色,缺乏光泽,整体色调较均匀。下体颜色较背部深,喉部与上胸部为灰白色,其余下体为深灰色。脚胫部分或全部裸露,有时轻度羽覆盖。与卡罗琳金丝燕相比,关岛金丝燕的颜色较为淡雅,缺乏光泽,喉部颜色独特,且脚胫部分裸露或覆盖轻羽。
【鸣叫特征】
该物种发出的鸣叫声包括微弱的啾啾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
【生活习性】
关岛金丝燕广泛栖息于北马里亚纳群岛内陆和海岸的清理区及森林地带,包括红树林区域。夜间活动时,它们会成群低空飞行觅食,并在天黑后回归。其觅食时间与鞘尾蝠(Emballonura)相似,这体现出它们在夜间活动的食物链竞争中适应了相似的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
关岛金丝燕的繁殖季节一般为3月至5月,在夏威夷奥阿胡岛全年均可繁殖。繁殖方式为集群繁殖,每巢一般有25至50个巢穴,最多可达250个。巢由植物材料构成,形状为浅杯状,直径约为50至60毫米,长度约为65至70毫米,深度约为10毫米。每巢产一枚白卵,孵化期平均需要24天,育雏期则通常持续55天。
【外型辨识】
除了出现在前述的主要栖息地外,关岛金丝燕还能够进行回声定位。
【保护状况】
关岛金丝燕当前的保护状况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易危(VU)。
【地理分布】
关岛金丝燕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和Aguijan岛,曾存在于Rota和Tinian岛,但在1970年代已经灭绝。自1960年代起,该物种被引入夏威夷的奥阿胡岛,并在其分布区域如Halawa和Moanalua山谷内建立了稳定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