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裸鼻夜鹰
英文名:New Caledonian Owlet-nightjar
学名:Aegotheles savesi
【简介】
新喀裸鼻夜鹰(学名:Aegotheles savesi),又称新喀里多尼亚裸鼻鸱,是裸鼻夜鹰目、裸鼻夜鹰科、裸鼻夜鹰属的一种大型夜鹰类。尽管其科学地位于新喀里多尼亚的森林中,但极为罕见且疑似已灭绝。
【外形特征】
新喀裸鼻夜鹰体长28厘米,羽毛整体呈现灰褐色与黑色,带有灰色白边条纹,这种暗淡的羽色有助于它们在森林环境中保持隐蔽。它们拥有短而椭圆的翅膀、略圆的尾巴和较长的腿,整体身形略显粗壮。
【生活习性】
新喀裸鼻夜鹰观察记录显示该鸟在海拔约1000米的河流沿岸森林中活动,可能在次冠层中觅食,但其具体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地仍待确认。仅有的一份食谱记录表明它们可能以甲虫为食。
【鸣叫特征】
新喀裸鼻夜鹰的叫声尚未完全揭晓,但据推测可能类似于哨声和颤音。
【繁殖习性】
对于其繁殖习性、筑巢行为和幼鸟成长情况,目前仍缺乏详细资料。仅有的一份食谱记录表明它们可能以甲虫为食。
【外型辨识】
新喀裸鼻夜鹰的具体栖息习性与其他裸鼻夜鹰的差异,尤其体现在其更长的腿上,暗示了它们或许更适合陆地上的活动。这种理论得到于1998年的观察报告支持,在该观测报告中,新喀里多尼亚河谷的环境特征可能更适用于地面或灌木层中的活动行为观察。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极危物种(CR),可能因栖息地破坏、鼠类入侵以及猫捕猎等因素导致数量锐减。
【地理分布】
新喀裸鼻夜鹰分布范围限于新喀里多尼亚的Grande Terre岛,自1880首次发现以来,仅有两次确切记录和一些不确定的报告。最近的观察记录发生在1998年,当时它在河谷中被目击到。从1996至1998年间,记录表明类似的叫声曾被听到。
尽管已确定的标本和报告数量有限,许多专家仍持保守乐观态度,认为其可能仍存少量野外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