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噪鹛科 > 斑翅鹛属 > 黑冠斑翅鹛
黑冠斑翅鹛

黑冠斑翅鹛

英文名:Black-crowned Barwing

学名:Actinodura sodangorum

【简介】
黑冠斑翅鹛,学名Actinodura sodangorum,为雀形目噪鹛科斑翅鹛属的鸟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有一个黑色的顶冠纹,翼尖全面黑色化,腰背部灰白色,并且眼睛周围有醒目的白色眼环,整体外观极具识别度。

【外形特征】
黑冠斑翅鹛体长约24厘米,尾长,呈现明显的条纹。头部颜色为灰色,顶冠和后枕为黑色,并带有密集的条纹,腹部为红褐色而带有深色的喉纹,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白色眼圈,虹膜为深棕色,喙为角质色,基部略带粉色,腿为灰角质色。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是一系列紧急的啾啾声,最后含有一两个拉长轻哨音,插入低沉的咕噜声或呻吟声,与白眶斑翅鹛相仿。主要在树木冠层觅食,以昆虫及其他微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可能也会适量摄取植物成分。

【生活习性】
该鸟喜好单独活动,也常成对,主要在树木冠层觅食。通常围绕树冠或较大苔藓覆盖的树枝搜寻食物。关于繁殖的资料十分有限,已记录四月份有两个成员进行过复杂的交配示爱,并参与交配行动。

【繁殖习性】
具体巢穴、卵和孵化信息尚未有确切记录。本物种对环境的要求包括亚热带或温带、高海拔地区的草原、灌丛以及湿地。另外,该物种偏好在种植园或次生的成熟森林中栖息。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白眶斑翅鹛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喉部的暗纹更为显著;顶冠及后枕有淡色斑点,背部底色无赤褐色;尾部及翅膀黑色为主,大覆羽有淡色痕迹等。这些差异有助于准确辨认出黑冠斑翅鹛。

【保护状况】
至2023年,此物种的保护级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评定为近危(NT)。首次于1996年在越南Nyoc Linh报道,属于越南及老挝的留鸟。其栖息地范围局限且存在数量悬疑,在有限的两个已知分布区中,物种数量相对较稀少,并且正面临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严重威胁。

【地理分布】
黑冠斑翅鹛被发现分布在老挝的中部高地和越南Kon Tum高原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