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苇莺科 > 苇莺属 > 水蒲苇莺
水蒲苇莺

水蒲苇莺

英文名:Sedge Warbler

学名:Acrocephalus schoenobaenus

【简介】
水蒲苇莺,又称蒲苇莺,隶属于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是一种小型迁徙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约13厘米,体重范围为8.1-17.9克,平均约11.2克。成鸟上体呈现深棕色,下体淡色,具有一条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眉纹,与暗色、细纹的冠纹形成鲜明对比。颊部和耳羽为黄褐色,背部为橄榄棕色,翼羽为棕褐色,边缘淡棕色;下体白色且喉部和腹部最为洁净,其他部位带有奶油或淡黄色调,两侧锈色明显。幼鸟的上体更为黄褐色,胸部可能带有模糊斑点。雌雄形状、颜色相似。

【鸣叫特征】
该鸟类发出快速且嘈杂的鸣唱,带有甜美的旋律和尖锐的咔哒声,有的鸣唱中还包含其他物种的叫声片段。其报警声为清脆的“chek”声,焦虑时发出含糊的、干涩的滚动音。

【生活习性】
水蒲苇莺栖息于茂密植被中的沼泽地带,偏好芦苇、高草或矮丛,通常靠近水源,有时也在较干燥的地方繁殖。其食物以昆虫及各类幼虫为主,偶尔食用蛛类、小型软体动物与植物部分。这些鸟儿通常在较低的植被区域活动,从中捕捉猎物,偶尔也会从地面获取。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每年的4月末或5月初开始并持续至8月份,持续时间依据地域与环境而有所不同。繁殖期间,它们多为一夫一妻制,很少出现一雄多雌的现象。筑巢由雌鸟负责,通常在湿地植被中搭建,距地面不高。一只巢可产4至7枚蛋,孵化期在13至15天左右。雏鸟的依赖期为10至14天,独立于母亲后还需大约25至30天才能完全自给自足。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同类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独特的浅色眉纹与深色冠纹对比明显以及上体较为偏黄褐色的特征。同时,幼鸟与成鸟胸部斑点上的差异可以帮助区分。

【保护状况】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中,水蒲苇莺被列为无危物种(LC)。这种分类表明其数量相对稳定且没有面临显著的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繁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俄罗斯的部分区域、小亚细亚、中亚(包括西伯利亚东部直至哈萨克斯坦)以及土耳其、高加索地区。冬季,它们会迁徙至撒哈拉以南非洲越冬。

在中国,水蒲苇莺仅偶尔出现在新疆西北部。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数十年间,其种群数量在某些欧洲国家有所变化,如挪威、芬兰、奥地利、乌克兰等地的种群数量有增长趋势,而在部分西欧国家则有减少甚至停滞的趋势。在英国、爱尔兰和荷兰,该物种的密度相对较高,通常能够在50平方公里内发现超过1000对水蒲苇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