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苇莺科 > 苇莺属 > 瑙鲁苇莺
瑙鲁苇莺

瑙鲁苇莺

英文名:Nauru Reed Warbler

学名:Acrocephalus rehsei

【简介】
瑙鲁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rehsei)属于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一种鸟类,亦是瑙鲁岛上唯一一种本土陆栖繁殖鸣禽。分布于整个瑙鲁群岛,足迹遍布岛上的花园、海岸灌木丛和悬崖森林,并广泛出现于瑙鲁岛上因磷酸盐开采形成的灌木丛生地区以及剩余的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瑙鲁苇莺体长约为15厘米,具有长而直的喙和圆润的翅膀。头部、背部以及肩膀部分呈现深褐色色调,上体为灰色橄榄色,臀部和上尾覆羽更为鲜艳。翅膀和尾巴颜色偏暗,飞羽边缘带有赤褐色色调。下巴和喉部呈淡黄色,腹部淡赤褐色,最为显眼的部分位于两侧、尾下和翼下覆羽。虹膜呈深色,喙基部近一半呈现暗角棕色,而下喙呈淡粉色,腿色呈铅灰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形态暂未记载。

【鸣叫特征】
瑙鲁苇莺的鸣叫声相对较少记录,但据一些人描述,声音悦耳且近似于鸫鸟声。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全年定居在瑙鲁岛上,无迁徙行为,栖息在花园、海岸灌木丛和悬崖森林等地。繁殖时,它们将杯状巢结构用草和小枝编织于一体,有时掺入Cassytha filiformis藤蔓或Casuarina equisetifolia针叶。巢多置于直立茎上,高度可从2米到8米不等,甚至可能在地面筑巢,但此时它们更容易受到鼠类攻击。无论在地面还是树上筑巢,幼鸟均易受到捕食者的侵害,如野猫、家犬、波利尼西亚鼠和tanezumi鼠等。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瑙鲁苇莺通常会产下2-3枚白色蛋,具体的孵化周期和育雏情况还没有具体记录。根据已有的报道,在12月和7月期间,该鸟种显示出繁殖迹象。

【外型辨识】
对比其他苇莺种类,例如更大型的卡罗琳苇莺和歌鸲苇莺,瑙鲁苇莺在体型和颜色上都显得略小且色彩较淡,眉毛的对比性也较弱。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瑙鲁苇莺的保护现状被列为近危(NT)级别。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密克罗尼西亚中部南侧的太平洋岛屿——瑙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