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巴斯苇莺
英文名:Bokikokiko
学名:Acrocephalus aequinoctialis
【简介】
基里巴斯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aequinoctialis),又称Bokikokiko,是一种属于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中等体型鸟类。主要栖息地为基里巴斯的Kiritimati和Washington岛,全球种群估计约为2500只,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外形特征】
基里巴斯苇莺体长约15厘米,体重约19克。整体呈现出冷灰色的外观,翼部羽毛颜色较深,边缘泛白;头部和背部分别为橄榄灰和中性灰,侧面及肩部的羽毛略微泛白;腹部呈白色,胸部侧边略带淡灰;胸部的中心和腹部有一些黄色痕迹。虹膜颜色深,上喙为黑色,下喙呈角质色或淡粉色,腿部和脚为石板色。相比成鸟,幼鸟的灰色更为鲜艳。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在有稀疏Tournefortia argentea树以及茂密灌木丛的开阔地带,偶尔也会出现椰子树。基里巴斯苇莺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苍蝇和蜻蜓,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它们多在地面或低矮植被中觅食,飞行能力较弱。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的叫声包括“cha”、“che”和“churr”等音节;相比之下,其歌声较为简单,由这些音节的组合变化而来。
【繁殖习性】
基里巴斯苇莺的繁殖季节通常是从二月至七月。它们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其巢为深杯状,由草、根须、椰壳纤维构成,有时还会混入一些线和塑料。巢通常位于1.8至8.1米高的成熟海滩Heliotrope枝条间。每窝通常产卵2至4枚,蛋由双亲共同孵化和育雏,幼鸟会在出生地停留数月。
【外型辨识】
与其他苇莺属物种相比,基里巴斯苇莺因其独特的羽毛颜色和叫声而易于识别。亚种pistor相比指名亚种稍大。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基里巴斯苇莺被列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莱恩群岛西北部,具体而言是在波利尼西亚东部的Kiritimati和Teraina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