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八哥属 > 白领八哥
白领八哥

白领八哥

英文名:Collared Myna

学名:Acridotheres albocinctus

【简介】
白领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albocinctus,是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的一种鸟类,以其独特的奶油色颈圈而知名。

【外形特征】
白领八哥体型中等,全身呈深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颈部拥有一圈白色的环带,使其在同类中格外显眼。雌雄羽色相似,幼鸟的色彩可能较淡,颈圈不明显。平均体长约为22至25厘米。全身羽毛主要呈黑褐色,头部和羽冠带有蓝色光泽,前额羽簇不显著。颈部黑色与白色的斑点相间。白色翅斑、白色尾端斑和体下部浅棕白色也是其显著特征。虹膜呈黄色、黄白色、蓝白色或淡蓝色。嘴和脚均为黄色。

【生活习性】
白领八哥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的森林边缘、农田、牧场以及靠近人类居住区的地方。这些地点通常具备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当的安全环境。它们喜欢单独或小群体活动,在寻找食物时常常跟随家畜。此鸟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如蝗虫、金龟子、蚱蜢等)为食,偶尔会摄取谷粒、果实、种子和小型脊椎动物。这种多样化的饮食习惯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多种环境。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4月至7月。白领八哥在树洞或河岸洞穴中营巢,通常距地面2至6米的高度。巢材料由枯草、树皮纤维、纸屑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数一般在4至6枚之间。卵的平均大小是27.4mm×20.9mm。雌雄鸟轮流孵卵。

【外型辨识】
白领八哥的独特特征是其脖子上的白色环带,这为它们与其他八哥种类的区分提供了明显的依据。即使在远处,也能凭借这一特殊环带轻易识别出白领八哥。

【地理分布】
白领八哥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北部、中国中南部至西南部(云南)、以及缅甸的部分地区。在中国,其主要分布于云南等地。此鸟是留鸟,不会随季节变化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