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尖嘴吸蜜鸟属 > 西尖嘴吸蜜鸟
西尖嘴吸蜜鸟

西尖嘴吸蜜鸟

英文名:Western Spinebill

学名:Acanthorhynchus superciliosus

【简介】
西尖嘴吸蜜鸟(学名:Acanthorhynchus superciliosus)是雀形目吸蜜鸟科的生物,主要见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它的栖息地包括湿地森林、城市公园和私人花园。

【外形特征】
雄性西尖嘴吸蜜鸟体色为橄榄灰色上半身和奶油色下身。面部有黑色面罩,边缘是短而窄的白色眉纹和动态的白色颊纹,下巴为白色;胸部带有宽阔的赤褐色颈环和喉部斑块,之下有一条狭窄的白色带和一条较宽的黑色带。雌鸟体形较小,颜色较暗淡,而且缺乏黑色面罩,整体上呈现灰色。幼鸟一般为淡褐色,胸部略显棕色。

【鸣叫特征】
西尖嘴吸蜜鸟的鸣叫声高亢而尖锐,一般音调为重复的“kleat”声。

【生活习性】
西尖嘴吸蜜鸟偏好栖息在班克斯亚树和桉树林等丰富花蜜植被中,也常见于沙质平原、海岸积灌丛、山地森林等灌木丛生区域。城市花园内也时常有它们的身影。主要的食物包括花蜜和一些小型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发生在春季到夏季。在这期间,由雌鸟单独或在雄鸟的协助下建造巢穴,巢穴为小型杯形,拥有草、树皮及其它植物材料作为筑巢材料,内部铺设有羽绒和植物绒毛。每个繁殖周期可以产卵1至2颗。孵化主要由雌鸟承担,所需时间未知。雏鸟由双亲喂养,大约15天后开始自主生活。

【外型辨识】
西尖嘴吸蜜鸟与雌鸟在羽毛颜色上有显著的区别,雄性拥有鲜明的黑色面部和白色的眉纹,相比之下,雌鸟的颜色较为柔和。与其他吸蜜鸟比起来,西尖嘴吸蜜鸟的喙是最长且最弯曲的。

【保护状况】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目录,西尖嘴吸蜜鸟被列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这种鸟的活动地域主要集中在从埃内巴南部到品吉利和菲茨杰拉德河的西南沿海及附近区域,东部延伸至以色列特湾和卡皮亚公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