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细嘴莺科 > 刺嘴莺属 > 纵纹刺嘴莺
纵纹刺嘴莺

纵纹刺嘴莺

英文名:Striated Thornbill

学名:Acanthiza lineata

【简介】
纵纹刺嘴莺,英文名为Striated Thornbill,学名Acanthiza lineata。属于鸟纲、雀形目、细嘴莺科、刺嘴莺属。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包括塔斯马尼亚岛。

【外形特征】
纵纹刺嘴莺体型小巧,体长9至11厘米,体重约为7克。成鸟的头部顶部呈棕褐色,颈部颜色稍微淡一些,头侧和颈背有密集的白色条纹。上体呈暗绿色橄榄色,逐渐过渡到棕色的尾羽覆羽,尾羽上方呈橄榄棕色,末端有黑色次端带。下体白色,喉部有黑色条纹,胸部白色,向侧面逐渐变为淡黄色,腹部和臀部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上腹部有模糊的黑色条纹,两侧为灰橄榄色,后部逐渐变为黄棕色。虹膜为棕色或灰棕色,喙深灰色至黑色,下颌基部较浅。成鸟与幼鸟外形相似,仅条纹略显模糊。不同亚种之间存在细微差异。

【生活习性】
纵纹刺嘴莺栖息于多样化的植被中,包括桉树森林、灌木丛、河岸植被,偶尔也会出现在雨林和茂密灌丛区。它们适应性较强,在农田和郊区花园中也能生存,但通常避免住在异域松林中。繁殖季节里,它们会迁移到较低海拔地区,春季成为昆士兰南部的访客。它们主要食谱由蜘蛛、昆虫幼虫、甲虫、苍蝇、蝽、蚂蚱、蚂蚁、黄蜂以及其他节肢动物构成,偶尔食用种子和花蜜。它们在觅食高峰期会组成小群甚至高达20只以上,但在繁殖季节会分散成对或小群体活动。

【鸣叫特征】
纵纹刺嘴莺发声持续且尖锐高音,像‘tiziz-tiziz’声并伴有昆虫叫声般的鸣叫。觅食时还发出‘zit’或‘zip’声,偶尔重复发出单调的啁啾声。经过春季,它们能发出柔和动听的轻柔颤音。

【繁殖习性】
纵纹刺嘴莺繁殖期为每年6月至次年3月,产卵期为6月至12月。繁殖形式普遍为简单配对或由三至四只个体组成的合作巢群繁殖,最高可达8只。窝巢多为椭圆形或梨形,顶部有侧面入口,由双方共同建造,使用树皮碎片、草和柔软的内树皮纤维构成,内部常衬有白色羽毛和头发等。巢通常放置在树、灌木或树苗上,高度通常在3至6米以上。孵化过程完全由雌鸟负责,发育周期平均约为11至17天。雏鸟由双方父母和任何在巢群中的助手共同喂养,整个巢期大约18至20天,直到下一个繁殖季节。巢穴常被扇尾杜鹃、金鹃和霍氏金鹃的寄生蛋占据。

【外型辨识】
纵纹刺嘴莺与褐刺嘴莺可通过色彩和条纹来区分:纵纹刺嘴莺呈现橙棕红色帽冠和白色条纹,而褐刺嘴莺缺乏这些条纹并且栖息环境在灌木林中。

【保护状况】
纵纹刺嘴莺属IUCN保护等级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