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雀鹀
英文名:Peg-billed Finch
学名:Acanthidops bairdi
【简介】
尖嘴雀鹀(Peg-billed Finch,学名:Acanthidops bairdi),是雀形目裸鼻雀科中唯一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生活在中美洲高海拔地区,包括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西部的山地。
【外形特征】
尖嘴雀鹀体型约为13.5厘米,体重约16克。最具特点的是其长而向上翘的喙,上颚为黑色,下颚为黄色。成年雄性体色多呈灰蓝色,腹部颜色较淡。雌性背部为淡橄榄棕色,逐渐变淡至腹部,头部和上背部带有灰色调,翅膀有较明显的肉桂色条纹,眉线淡黄。幼鸟与雌性相似,但颜色更淡,翅膀条纹不那么明显。
【生活习性】
这种鸟通常栖息于山林边缘、开阔地带、次生灌木丛、竹丛和灌木草原。栖息高度通常在1500米以上,湿季时可能降至1200米。尖嘴雀鹀喜欢靠近开花的竹林区域觅食。
【鸣叫特征】
无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雌鸟独自承担筑巢和育雏的任务。它们会单独筑造小型杯形巢,使用植物材料建造。每次产卵数量为四颗。成年雌鸟独自孵卵大约12至14天。
【外型辨识】
由于其独特的喙型和羽毛颜色,尖嘴雀鹀容易与其他鸟类区别开来。雌性与雄性的羽色存在差异,便于野外识别。
【物种区别】
无具体描述。
【保护状况】
从保护角度看,IUCN对该物种的保护状态为数据不足 (Data Deficient, DD)。
【地理分布】
这一物种主要存在于哥斯达黎加南部(Guanacaste山脉以南)及巴拿马西部的Chiriquí省西部。该物种展现出一定的季节性迁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