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树莺科 > 拟鹟莺属 > 黄腹鹟莺
黄腹鹟莺

黄腹鹟莺

英文名:Yellow-bellied Warbler

学名:Abroscopus superciliaris

【简介】
黄腹鹟莺,别名 Yellow-bellied Warbler,是雀形目树莺科拟鹟莺属的鸟类。它的体型较为小巧,整体长度约为11厘米。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偏好次生林,尤其是在竹林茂密的低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
黄腹鹟莺具有醒目的橄榄绿色上体,而腹部则为鲜明的黄色。体重约6-7克,相对较大的喙和较短的尾部构成了其外观标志。前额、头顶和颈背部为浅灰褐色,眉纹显眼,延伸至眼后的褐色区域。尾上覆羽微带黄色,翅膀和尾部主要为褐色,边缘则为橄榄绿色。胸腹部为黄色或橙黄色调,喉部则为白色或带有轻微白色调。虹膜呈深棕色,有白色的环;其喙部深棕色,下颌基部略显粉红色;腿脚淡粉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常绿森林的灌木层,尤其偏好溪流旁的竹林和次生森林,活动高度可从低地达到约1500米。它们为留鸟,会在冬季向较低海拔迁移,偶尔出现在平原附近的森林溪边。食物主要是小型的昆虫,如蜘蛛、飞蛾和蝴蝶卵等。

【鸣叫特征】
黄腹鹟莺的鸣叫声为由高音组成的连串哨音,大约六音节左右,鸣唱时具有轻微的颤音。完整的鸣唱由三到四次这样类似的循环组成,每次的音调高于前一次。此外,还有一种持续的低沉哨叫声,可能是其接触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约在4月初至6月,刚开始时通常在南方热带地区。巢呈碗状,由苔藓、根须以及纤维构成,通常由两性协助完成巢建工作,并搭建在不超过2米高的树洞处,靠近溪流。每个巢可以产2至5枚卵,父母共同孵化小鸟,孵化期的具体时长未知,但估计在1-1.5周之间,雏鸟喂养时期的细节也不清楚。该物种鸟巢常被普通杜鹃寄生。

【外型辨识】
黄腹鹟莺的橄榄绿色顶部、显眼的黄色腹部、白色的眉纹和喉部间的组合是其主要特征。不同亚种在部分领域(例如色彩饱和度、胸部白色程度及臀部黄绿色强度)有差异,但整体特征鲜少出现混淆。

【保护状况】
黄腹鹟莺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IUCN 的保护现状分类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东洋界,包括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中国南部地区及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模式产地位于缅甸。指名亚种(Superciliar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和云南西部及南部丘陵区,海拔可达到约1500米的高度。